2020東京奧運持續進行中,各國代表選手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無論奪牌與否,都能贏得自己國家民眾的熱烈掌聲,但在中國卻似乎不是這樣,即使中國選手拚盡全力,但若沒得金牌就會遭到自家人出征。《紐約時報》分析,中國的舉國體育制度就是不惜一切奪得金牌。
《紐約時報》刊登名為「不惜一切代價:奧運金牌背後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報導,分析中國培養運動選手的思維與方式,指出中國為了培養運動員,設定的目標只有一個,為國家榮耀贏得金牌。銀牌和銅牌幾乎都不算數。而中國這一次派出413名運動員參加東京奧運,是2008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目標就是要奪下金牌榜前列位置。
報導指出,中國得體育體制是源自於蘇聯模式,由國家挑選數萬名兒童,送進2000多所政府經辦得體育學校進行全日制的訓練。為了贏得最多的金牌,中國聚焦在西方資金不足的冷門項目,或是有多枚金牌可贏的項目上,並且專攻可以透過機械動作來完成的項目,而不是需要多個運動員互動的項目。除了女子排球以外,中國從未在大型集體項目中獲得奧運金牌。自1984年以來,中國將近75%的奧運金牌僅來自乒乓球、射擊、跳水、羽毛球、體操和舉重這6項運動。
女子舉重在2000年雪梨奧運成為正式項目後,一直是中國的戰略目標。在歐美大多數體育大國的運動員間,這個項目較為小眾,爭取資金上相對困難。而舉重又分為多個量級,最多能拿到4枚金牌。
從中國體育官員的角度來看,舉重對於中國大眾沒有吸引力,被送進這個系統的青春期前女孩也根本不知道這項運動的存在,但這都無關緊要。國家舉重隊的北京訓練中心有一面牆覆蓋著巨大的中國五星旗,提醒著舉重運動員們,他們有責任為國爭光,而不是為了自己。
但是中國奧運選手做出了龐大的犧牲,其中又以女子舉重運動員付出的代價較高。雖然部分運動員蘇可以在退役後以代言方式,利用自己的名聲獲得收入,但是廣告商通常不青睞女子舉重運動員,曾有一名中國國家舉重冠軍的女選手退役後仍窮困潦倒,靠著公共澡堂的工作維生,她還在年輕時被迫服用激素而長出了鬍子。
越來越多中產階級父母不願把孩子交給國家培養成運動員,人們認識到,每名奧運冠軍的成功,意味著其他成千上萬的孩子的不成功。那些被淘汰的運動員因教育程度低、身體受傷害,在體育系統之外沒有就業前景,生活往往相當艱難。
但是中國政府仍然持續創造跆拳道、輕艇、帆船等項目的選手,尤其看好農村或是家庭條件較差的孩子,因為這種情況下的孩子更能夠吃苦耐勞。
不過對於中國體育機器製造出來說,多年艱苦的努力仍可能會在奧運的激烈競爭時刻付諸流水。舉重女將廖秋雲雖是以世界冠軍身份參加55公斤級比賽,但卻在最後時刻遭菲律賓選手反超,拿下銀牌。賽後廖秋雲哭到喘不過氣來,教練也哭了起來。一名中國記者表示,「獲得銀牌也是個偉大的成就」,但廖秋雲僅低著頭看地板,隨後表示「今天的水平都發揮出來了」。對她來說,奧運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