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應疫情,行政院推出振興三倍券,民眾只要花一千元購買,就能換得面額三千元的振興三倍券,但當時光是印刷這些紙本券就花費9億的公帑,引發不少怨言,認為9億可以拿來做更多事情,痛批政府為何「不發現金」;而行政院日前又透露,目前尚待還有1600億的預算,已經在研擬相關產業的振興方案,不過,外界所謂的「發現金」想法,仍然不在規劃之中,消息曝光之後,引發網友討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網友在PTT貼文指出「之前在野黨一直說要普發現金一萬塊,結果行政院長蘇貞昌說錢要花在刀口上,預算有限,表示如果一個人發一萬,全台2300多萬人就需要2300多億,強力拒絕,結果現在風頭過了,又說要發振興券?又要弄一個系統再去印券是有比較省?可不可以不要每次都先搞反對,再換個名義就拿這些錢出來做事,永遠都是這一招.....」。

▲三倍券使用期限已經到期,但有不少人卻還有些許餘額忘記花用。(圖/讀者提供)
▲網友普遍認為發放振興券效益低於現金。(圖/記者張嘉哲攝)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回應「真的不懂發振興券要幹嘛,又要印又要浪費,真的太無言」、「省下影印的錢,不知道又能幫助多少人」、「超級不環保,還多花錢」、「脫褲子放屁的劵,照樣轉現金來用」、「做那些包裝真的超浪費錢」、「浪費納稅人的錢,真的無奈啊」;不過,也有人表示「是有人不懂紓困跟振興的差別,講很清楚了,振興是短時間刺激消費,發現金給你慢慢花幹嘛?」、「發現金就真的存起來而已,沒用」、「發現金你跟我說使用率有99%再說,一堆人各種存啊」。

而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日前就表示,去年的振興三倍券使用率高達99%,讓國內經濟有千億以上的刺激效應,今年疫情比去年更嚴重,受衝擊產業特別多,坦白說也對國際名聲有所影響,而政府已經著手規劃,由國發會做關於振興意見的搜集和整理。對於新一波的振興方案,目前可能規劃兩種版本,包括紙本券與數位版振興券,其原則上不會低於三倍券的「三倍效益」。

對於各界提出疑慮認為發現金較妥當,羅秉成解釋,在意義上,「紓困」屬救急性質,政府提供在疫情衝擊下,受到影響、有急迫性的民眾,用現金予以紓困;至於「振興」,則是在疫情趨緩之後,民生活動逐漸恢復平常狀態時,再推出振興政策,透過「刺激手段」來活絡經濟,關鍵在於民眾拿到振興券後,真的外出消費,而不是拿到現金存起來。(編輯:張嘉哲)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