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價格漲不停,美國六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5.4%,增幅13年新高,台灣CPI則剛終結連兩月超過2%走勢,偏偏一般民眾薪水漲幅有限,該如何擬訂理財策略,才不至被通膨怪獸打敗?
這一波美國通膨超乎預期,從油價可看出端倪。七月初,布蘭特原油一度站上77美元,不僅創三年來新高,一年更大漲7成,也帶動房價與物價連番上揚,就連總統拜登都出手,公開呼籲航運公司少收一些附加費用,免得美國企業與人民吃不消。
聯準會主席鮑爾已坦言,「最近的通膨令人不安,不得不重新評估風險!」彷彿為縮減購債埋下伏筆。台灣物價也蠢蠢欲動,六月蔬菜價格比五月大漲兩成,也比去年同期增加8.78%,隨著疫苗施打率上揚、內需逐漸回溫,預估民生消費品牌將陸續把成本轉價給消費者。
迎通膨年代,我認為,民眾可以朝著三大理財方向來因應。
首先,是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過去股神巴菲特接受媒體專訪時,曾提及,「投資自己與出色的企業,是抗通膨的最佳解藥!」很容易理解,提升自我專業能力,獲得升官加薪與跳槽機會,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一定能有效打敗通膨。
相較下,「投資出色的企業」,牽涉到完整的選股能力,必須對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皆有研究,才能挑到長青不敗的公司。因此,對理財新鮮人來說,如果沒有把握挑到出色的企業,不如老老實實定期定額佈局市值型的ETF,像是0050(元大台灣50)與006208(富邦台灣50)等,更能輕鬆而有效的累積財富。
其次,佈局美元。今年中,當台幣衝高來到27.5時,我建議有貿易和就學需求的人,可開始分批買進美元,就是看到台幣處在20年的相對高點,預判再升值空間有限,且目前美國通膨加劇,升息腳步也將加快,全球資金有部分會回流美國,美元還有再向上機會。
截至7月19日,美元指數一度來到93,頗有繼續挑戰三位數的氣勢。由於定存美元無利可圖,許多年利率超過1.3%的高利專案,幾乎都是短天期一個月的方案,換算下來,一個月利率0.1%,還有資金門檻,建議有興趣的民眾多比較,免得資金挪來挪去,徒增時間成本。
第三,高點存股需有向下攤平的心理準備。升息題材發酵,去年落後的金融股,今年終於一吐怨氣,獲利王富邦金領先創下85元的新高,主要是迎接月底除息行情,外資法人率先卡位。
提醒讀者,就過往金融股股性,除息前,通常會啟動一波行情,但能否順利填息,就得回歸到個股基本面,目前金融股呈現大者恆大的競爭態勢,上半年繳出亮麗成績的富邦金、國泰金與開發金,預估全年獲利都不錯。
空手者現在才想開始存金融股,得有大盤隨時回檔,金融類股也可能跟著修正的心理準備,最佳應對策略是,預設股價區間,回至低檔就加碼攤平,時間拉長,還是能配息與股價兩頭賺。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