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藥物局(FDA)12日更新嬌生(Johnson & Johnson)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警語,指稱數據顯示接種該疫苗,可能會導致罹患嚴重罕見神經疾病「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風險增加。
根據《CNN》報導,美國FDA發出聲明指出,今日針對嬌生疫苗的接種者以及提供藥商修訂警語,目前在接種疫苗之後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的風險增加中。修訂後的警語指出,根據施打之後的不良反應報告顯示,接種者在42天之內,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的風險增加,但現有證據尚不足以證明接種嬌生疫苗以及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存在因果關係,僅能證明之間有關聯性。另外莫德納疫苗(Moderna)以及輝瑞疫苗(Pfizer)沒有發現類似情況。
《路透社》報導,目前美國有約1280萬人接種嬌生疫苗。FDA指出,接獲了100例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的報告,其中有95例需住院治療的重症案例以及1例死亡案例。
FDA指出,罹患接種疫苗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的機率非常低。但是如果在施打疫苗之後出現手部或腿部無力、刺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其他明顯症狀還包括行走困難、說話、咀嚼與吞嚥困難,腸胃道與膀胱控制失調、視覺重影等。
FDA表示,美國每年約有3000至6000人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大多數人都能夠完全康復。事實上其他疾病疫苗也可能增加罹患格林巴利症候群風險,例如季節性流感疫苗與預防帶狀皰疹的疫苗。
嬌生公司發布聲明表示,目前正和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以及FDA討論格林巴利症候群的案例,並指出發生情況機率非常低,僅略高於背景率。
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神經疾病,人體免疫系統會攻擊神經纖維上的保護塗層,進而造成肌肉無力或癱瘓。大多數病例是因細菌或是病毒感染所引起,雖然大多數人會痊癒,但部分人則會持續神經損傷的狀況。
根據美國CDC聲明指出,接種疫苗的患者大多數是男性,以50歲以上的人為主,多在接種2個禮拜後通報症狀。但CDC表示,在美國幾乎所有新冠肺炎的重症與死亡病例,都是沒有接種疫苗的民眾,接種疫苗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比例很低,仍建議12歲以上民眾接種疫苗。
由於罕見血栓與併發症風險,美國CDC以及FDA在今年稍早暫停施打嬌生疫苗,不過在確定風險低且病情可治後,4月恢復施打並且更新警語。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