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本土疫情趨緩,政府公布了即將於7/12上路的「微解封指引」。然而,各部會洋洋灑灑27張圖卡,到底哪些場所開放了,哪些沒開放,又各自該遵循哪些指引,不只讓人眼花撩亂,更留下了許多疑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實說,當國際疫情尚未退燒,解封就是在「防疫」和「經濟民生」做適當的取捨和權衡。如何讓快被悶壞的產業和民眾恢復一定程度的活力,同時避免疫情因此升溫,台灣作為疫情較晚爆發的國家,其實有各國經驗可以參考,來幫助達到更好的平衡。

但是,目前政府這份極度複雜且標準矛盾的微解封指引,實在看不出有好好借鏡國際經驗的跡象,更看不出通盤思考的平衡點在哪裡。

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開放幅度是太大還是太小?

要回答這個疑問,必須要找出可供比較的標準。而參考各國解封經驗後,我們發現最明顯的指標,就是「疫苗覆蓋率」。

目前已解封或微解封的國家中,若以「五成覆蓋率」為界,大致可以分出兩種國家:

第一種是疫苗覆蓋率高於5成的國家,例如76%的冰島,61%的德國,56%的法國及51%的德國,解封幅度明顯較大,而且解封後也較少出現疫情回升的狀況。尤其是冰島幾乎完全解封,每日確診數依舊是零,堪稱解封的最佳典範。

第二種是疫苗覆蓋率高於5成的國家,例如30%左右的澳洲及韓國,解封幅度明顯小得多,包括室內依舊要戴口罩,室內人數也有較多限制,卻依舊在解封後出現疫情回溫的跡象。像是原訂於7/8解封的韓國,因為7/1「微解封」後單日確診屢創新高,只好宣布將解封延期。

回頭看台灣,目前疫苗覆蓋率僅1成,照理來說「微解封」的開放幅度應該更為謹慎,然而依照目前政府公布的指引來看,不僅開放了電影院和美術館等設施,也開放餐飲內用,解封幅度確實令人擔憂。

這裡延伸出第二個問題,當疫苗覆蓋率距離群體免疫還有好幾個月,這段過度期間該如何度過?

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可以在各國案例中找到,也就是配合「篩檢陰性證明」和「疫苗接種證明」來增加彈性。

例如,德國的餐廳內用,僅開放給具有「疫苗接種14天以上證明」及「當日快篩陰性」的人,這樣一來就能在有效控制傳染的情況下,進一步恢復餐廳營運;法國的千人以上大型活動,如體育競賽或展覽,同樣也只開放給具有「疫苗接種證明」或「篩檢陰性證明」的人,同樣給予這些活動更多活力。

可惜的是,這樣兼具防疫功效及經濟民生的彈性機制,卻在台灣的微解封指引中不見蹤影。

要解決這個問題,即便台灣目前的疫苗覆蓋率仍低,「數位接種證明」依然可以盡快完成部署,而目前包含PCR檢測在內已有8種篩檢方式,也同樣應該建立更明確一致的證明,讓防偽及查驗更加便利。

第三個問題是,由於疫苗接種率較低,防疫指引難免就要更細緻,需要各主管機關合作,但不是各行其是,造成各種矛盾和缺乏通盤考量。

例如,這陣子由於疫情趨緩,已經慢慢開始出現企業將在家上班的勞工召回上班的案例,可以預見在微解封上路後,這種召回潮將大量湧現。

但,目前的微解封,並未納入「幼兒園」和「安親班」,加上各種夏令營停擺,一旦許多爸媽開始得回公司上班,在家的孩子們要由誰來照顧?

事實上,這些托育場所目前各縣市都有零星開放案例,但由於缺乏防疫指引,所以量能極其有限。其他的多數父母,要不就是在家工作兼顧小孩,就是靠無薪的「防疫照顧假」硬撐。

問題是,一旦托育場所在缺乏指引下開放遙遙無期,又遇到企業開始大量召回爸媽,難道是要更多爸媽繼續消耗假期硬撐嗎?又能硬撐多久?

要解決這個問題,絕對不是要爸媽們繼續陷入兩難,而是政府應該拿出具體作法。第一種作法是儘速提出托育場所的解封指引,讓爸媽能更放心地把孩子送去;第二種是與企業共同分擔,給予勞工「有薪」防疫照顧假。

在微解封在即的此刻,卻看不到上述的規劃,就是政府措施缺乏通盤考量的最明顯證據。問題是,國際疫情不知要延燒多久,群體免疫也不知何時完成,防疫這場持久戰,各部會能這樣繼續不好好通力合作嗎?

國內疫情雖然趨緩,但在國際疫情仍未降溫的此刻,解封就是風險,各國案例斑斑可鑑。真的希望政府能夠真正善用本土疫情延緩爆發的優勢,充分參考國際經驗做好超前部署,給出更明確一致的防疫及解封指引,讓防疫和經濟民生取得更好的平衡。

▲各國解封程度和解封後的疫情狀況,與疫苗覆蓋率有很大的關聯。(圖/作者提供)
▲各國解封程度和解封後的疫情狀況,與疫苗覆蓋率有很大的關聯。(圖/作者提供)
 

●作者:李兆立/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