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今(30)日上午透過線上視訊會議方式召開,此次是台美雙方睽違5年後重啟談判,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台美自1994年簽署此項協定後,共計召開10次會議,希望促進雙邊投資與夥伴關係,同時也是雙方在經貿問題的諮詢管道。《NOWnews今日新聞》為讀者整理有關TIFA五大問,讓您一次就看懂TIFA。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TIFA是什麼?

TIFA全名為「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是美國為了擴大與全世界各個地區貿易和投資貿易的共同利益重要平台。台灣與美國,在1994年共同簽署TIFA協定,合作議題包含推動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雙邊投資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藥品與智慧財產權等5大項議題,對台美經貿關係發展具有指標意義。

二、TIFA何時舉行?

第1屆TIFA會議於1995年在美國華府召開,接著分別於1997、1998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舉行,召開地在華府、台北輪流舉辦。

過去曾有幾度中斷,主要是因美國牛肉進口議題而停開,從2009年直至2012年9月,台灣公布牛肉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量(MRL)標準後,讓美牛逐漸恢復往年進口量,才促成2013年、第7屆會議復談;但後續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時代,因美方轉而著重在跟中國的貿易談判,5年來TIFA均停擺,直到今年再度復談,因此被視為是台美合作的重要象徵。

三、過去10次TIFA成果?

首次的TIFA會議,台美雙方在隔年完成簽署台美貨品暫准通關證協定。後續陸續推展洽簽雙邊投資協定、電子商務合作協定,推動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成立投資及技術性貿易障礙(TBT)工作小組、表達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電信自由化、醫療器材與藥品、農業產品輸出輸入、貨運安全大港倡議與貨櫃安全等計劃。

期間還在各部會努力之下,第4屆(2004年)起,TIFA會議將台美TIFA對話層級提升至次長層級,顯示台美間對TIFA的談判重視度連年增加。

四、TIFA爭議點?

照理說TIFA應是定期舉行會議,但在簽署後的20多年來,僅順利召開過10次,過去常因為美方因素而停開,且停開時間難以掌握,讓外界多認為協定其實並沒有外傳「對等」情形。

2003年美國爆發狂牛症,讓我國對美牛有疑慮,在美豬含萊克多巴胺等方面也是歷經層層討論,TIFA中間也因此被迫停開,直到2012年我國開放含容許公布牛肉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量(MRL)標準後,2013年的TIFA才復談。

然而在2016年後就停止的TIFA,看似是奠基於2021年我方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後,被中斷5年的會議才再次召開復談。但另一方面,也跟中美貿易戰有關,因美方過去這幾年,較著重在跟中國的貿易談判,加上中國也一直出手阻擋台美合作,讓雙邊會談添增諸多不確定因素。

五、今年TIFA會議焦點議題?

睽違五年後的復談,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台美的首次會議,有鑒於新冠疫情發展,今年的重點應會放在放寬疫苗生產、爭取美國疫苗製造技術等相關議題上,另再就現存經貿關係,討論雙方未來提升及深化途徑,疫後的經濟復甦合作、金融服務、非市場經濟、供應鏈、環保、勞權等,預計也都會被納入此次會議中討論。

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會議採取線上視訊方式進行,我方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OTN)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各部會與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將由助理貿易代表Terrence J. McCartin率美方各單位與談。會後將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羅秉成主持,政委鄧振中、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衛福部薛瑞元次長說明雙方諮商情形與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