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雅詩梵蒂岡30日專電)教宗28日接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義媒認為美梵關係已隨美國前總統川普下台而破冰,不過美國主張對中國採圍堵戰略,教廷則主張對話,中國議題仍是雙邊關係最難解的結。
教宗方濟各與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晤後,美國國務院發布的新聞提到雙邊會談觸及中國問題,不過梵蒂岡官方發布的新聞則隻字未提中國,僅表示教宗回憶起2015年的訪美之旅,並向美國人民表達愛與關懷。
義大利大報「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指出,教廷新聞室形容教宗與布林肯的40分鐘會晤氣氛「真摯愉快」,相較短短9個月前,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訪問羅馬時試圖安排教宗接見卻遭到拒絕,可見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美梵關係已重新回溫。
晚郵報指出,布林肯可能替拜登與教宗今年秋天的會晤預作安排,事實上教宗與拜登已是舊識,拜登在2013、2015、2016年都曾獲得教宗接見,若拜登10月底到羅馬參加20國集團(G20)峰會,或教宗11月到英國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雙方都有見面機會。
不過晚郵報認為,中國議題仍是美梵關係的一個痛點,因為拜登對中國採取強硬政治立場,教宗則不希望針對任何政治立場選邊站,只想談牧靈福傳等教會議題,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Pietro Parolin)在與布林肯的會晤中也特別強調這一點。
義文版「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指出,去年蓬佩奧訪問羅馬,教廷以美國國務卿的對等窗口是教廷國務院長為由,婉拒安排教宗接見,今年教宗則樂意接見布林肯,除坐實教廷對川普政權刻意「打臉」,也代表美梵關係翻開新的一頁,從失去互信走向結盟。
哈芬登郵報認為,教宗與布林肯的會晤針對許多議題達成共識,包括生態危機、移民、貧困、人權、宗教自由、中東地區和平,至於中國問題雖無法立刻解決,但美國與教廷破冰,至少能牽制教廷不要淪為北京的附庸。
義大利「新聞報」(La Stampa)則認為,在教宗接見布林肯之後,美梵間的「中國結」依然存在,美梵對中國的基本政策仍不同,不過彼此立場似乎沒有從前那麼遙遠,尤其日前教廷外交部長蓋拉格(PaulRichard Gallagher)透露,教廷雖然嘴上不說,但私下對香港的情勢十分關切,可見中國許多違反人權事件的爆發,使教廷與北京間的歧見日益加劇。(編輯:陳惠珍)1100630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義大利大報「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指出,教廷新聞室形容教宗與布林肯的40分鐘會晤氣氛「真摯愉快」,相較短短9個月前,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訪問羅馬時試圖安排教宗接見卻遭到拒絕,可見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美梵關係已重新回溫。
晚郵報指出,布林肯可能替拜登與教宗今年秋天的會晤預作安排,事實上教宗與拜登已是舊識,拜登在2013、2015、2016年都曾獲得教宗接見,若拜登10月底到羅馬參加20國集團(G20)峰會,或教宗11月到英國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雙方都有見面機會。
不過晚郵報認為,中國議題仍是美梵關係的一個痛點,因為拜登對中國採取強硬政治立場,教宗則不希望針對任何政治立場選邊站,只想談牧靈福傳等教會議題,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Pietro Parolin)在與布林肯的會晤中也特別強調這一點。
義文版「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指出,去年蓬佩奧訪問羅馬,教廷以美國國務卿的對等窗口是教廷國務院長為由,婉拒安排教宗接見,今年教宗則樂意接見布林肯,除坐實教廷對川普政權刻意「打臉」,也代表美梵關係翻開新的一頁,從失去互信走向結盟。
哈芬登郵報認為,教宗與布林肯的會晤針對許多議題達成共識,包括生態危機、移民、貧困、人權、宗教自由、中東地區和平,至於中國問題雖無法立刻解決,但美國與教廷破冰,至少能牽制教廷不要淪為北京的附庸。
義大利「新聞報」(La Stampa)則認為,在教宗接見布林肯之後,美梵間的「中國結」依然存在,美梵對中國的基本政策仍不同,不過彼此立場似乎沒有從前那麼遙遠,尤其日前教廷外交部長蓋拉格(PaulRichard Gallagher)透露,教廷雖然嘴上不說,但私下對香港的情勢十分關切,可見中國許多違反人權事件的爆發,使教廷與北京間的歧見日益加劇。(編輯:陳惠珍)1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