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一些民眾也購買不少方便保存的泡麵、罐頭等等食物。就有網友近期在打開鮪魚罐頭食用時,意外發現魚肉上有幾塊小黑點,好奇是否還能食用?文章也掀起熱烈討論,過去也有專家做過相關問題的解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位網友在臉書《爆系知識家》上發文提到,「剛開起來的鮪魚罐頭,吃到一半才發現有很多小黑點,吃起來雖然沒有異味,但請問這樣是正常的嗎?以前吃鮪魚罐頭都沒發現過」。

▲防疫期「罐頭開封後」怎保存?專家解答了。(示意圖/取自pixabay
▲因為防疫的關係,不少民眾偏好購買保存方便的罐頭。(示意圖/取自pixabay )
畫面曝光也引發討論,不少網友也紛紛推測「可能是放血沒有完全的積血?」「撈掉就好了,有可能是血管或是魚肉某部份都會有偏深色的肉」、「魚肉含有大量的含硫胺基酸和蛋白質,在殺菌時分解產生硫化氫,和罐頭的錫銅反應生成褐色或黑紫色的硫化錫,若與鐵反應則生成黑色的硫化鐵而變黑」。

▲有網友剛開封鮪魚罐頭,發現內部有些小黑點出現。(圖/翻攝《爆系知識家》)
▲有網友剛開封鮪魚罐頭,發現內部有些小黑點出現。(圖/翻攝《爆系知識家》)
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漁業問答專區」中的文章說明,魚肉罐頭「食用前」黑變可能原因為,「魚肉中若有含硫胺基酸,在罐頭殺菌過程會產生硫化氫,與罐壁的錫反應產生褐色或黑紫色的硫化錫;若與鐵反應則生成黑色的硫化鐵而導致罐頭內變黑」,另外若是在魚肉罐頭「開封後」才出現黑變現象,則可能為取用之器皿造成罐頭污染以及食用後保存條件不當,造成魚肉罐頭發霉,而產生黑變之情形。(編輯: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