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症醫學 黃軒醫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進入社區感染  口罩有效阻隔飛沫傳播

臺灣疫情,現在進入社區感染,許多集會活動開始受到限制。很多人常常問:KTV唱歌為什麼要戴上口罩?看電影為什麼要戴上口罩?其實這一切,是有研究根據的。

為什麼唱歌需要戴口罩?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正常的唱歌比正常的講話,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而大聲唱歌,又比正常唱歌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如果我們使用口罩,又大聲唱歌時,其每秒產生的飛沫顆粒為410(200-1150)顆,因此,佩戴口罩能將唱歌時,產生的飛沫顆粒數量減少到與正常說話相似的水平。還有一個研究顯示,使用外科口罩大聲唱歌時,相機幾乎檢測不到飛沫。

呼吸: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135(85-691)顆

正常說話: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270(120-1380)顆

大聲說話: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570(180-1760)顆

正常唱歌: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690(320-2870)顆

大聲唱歌: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980(390-2870)顆

高亢唱歌: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1480(500-2820)顆



那麼在室內看電影有多安全呢?專家曾對某些活動的安全性進行評分,等級從0到100,其中0導致COVID-19感染的可能性最小,而100則是最危險。在列出的活動中,專家認為,室內看電影是最冒險的活動之一,尤其是室內未實施社交距離的情況最危險。

戶外餐廳:10

雜貨店:15-20(如果人潮聚集,則為30-40)

商業客機:40-50

戶外活動,無社交距離,不戴口罩:40-50

室內電影:50-60(如果觀眾大笑、大喊和唱歌,最多為75)

室內未實施社交距離:80



室內務必配戴口罩  梅花座保持社交距離

在社區傳播期間,會要求許多室內活動,包含餐廳、會議室、演講廳、電影院等密閉空間,都得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例如「梅花式」的排列座位,因為一旦太靠近,沒有保持安全距離,就很容易被傳播。

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密閉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有症狀的COVID-19,如果和別人近距離接觸,其R值計算為(126/161)=0.78

無症狀的COVID-19,如果和別人近距離接觸,其R值計算為(6/30)=0.20

因此,有症狀組與無症狀組兩群的傳染性風險比例(RR),估計約為3.9倍(95%CI:1.5-11.8)

如果關注有無症狀的繼發性感染,有症狀的COVID-19,其RR則估計約為6.6倍(95%CI:2.0-34.7)

因此在密閉空間,保有社交安全距離,有「梅花式」的座位排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症狀的COVID-19,只要任何方向(無論前後左右排),只要近距離接觸,就容易被傳播。

阻止社區傳播最佳工具:口罩

為什麼室內看電影,還要戴口罩?答案其實很簡單,在黑暗中看大螢幕,雖然不會大聲說話、高亢唱歌,但可能會不知不覺,大笑、哭泣、喝飲料、吃爆米花,甚至劇情緊張時,可能還會偷咬指甲、偷挖鼻孔。其實這些行為在社區傳播期間,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大部分人忘了遮住口鼻,讓COVID-19有機會侵入。因此戴口罩看電影,是最安全的。

對於呼吸道飛沫的研究以及口罩阻擋飛沫的能力,許多研究報告都有。曾有研究發現,當人說出一個簡單的片語時,會產生20至500微米的飛沫,但是當嘴巴被一塊濕毛巾蓋住時,幾乎所有飛沫都會被阻擋。

針對流感研究發現,戴上口罩,可以顯著減少飛沫和氣溶膠傳播的呼吸道病毒數量。

在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預測,至少給周邊80%的人戴上口罩,才能有效減少COVID-19傳播。

研究發現社區傳播期間,實施口罩指令:

COVID-19的每日增長率將會下降,尤其在社區傳播擴散時更加明顯。

口罩指令執行的最初5天,COVID-19新病例每日成長率與指令執行前的5天,分數下降了0.9%;而在三週之後,COVID-19新病例每日成長率,也下降了2個單位的百分比。口罩,肯定是社區傳播阻隔的最佳工具!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