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動員8000人,要打什麼樣的仗?
※火力之外後勤與機動力。
※適度開放全民國防與採訪。
新聞
4月7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公佈漢光37號演習期程,除戰備道起降與3場火力展示外,其中後備兵力將動員8000人,為2020年的8倍之多,這項論述後續形成一個重點。
※動員8000人,要打什麼樣的仗?
在記者會現場中,國防部表示去年(2020)因疫情影響只動員800餘名後備兵力參與反登陸實兵實彈演習,今年動員8000餘名官兵將結合常備部隊,投入灘岸戰鬥與城鎮作戰,這是目前已知軍方規劃的作戰形式。
先前已經論述過,後備部隊的訓練改革重點之一就是減少室內課與政治教育課程,這些教召員在經過非常短暫的「專長複訓」後,就趕緊投入野外去實做,畢竟室內課程100分、技術手冊與教範都考滿分是無益於戰力增長的。
其次是這些教召員的專長複訓課程是什麼?大眾能期待教召員經過專長複訓後就去駕駛現役的M60A3戰車、M109自走砲還是AH-1直升機嗎?先前我們也論述過,戰時很可能這些主戰兵器已經消耗過半,陸軍剩下的主戰兵器也無多餘交由後備部隊運用,但這些疑惑與質疑,從不見官方做明確的說明。
再以灘岸戰鬥與城鎮守備來說,後備高司單位顯然要將這些教召員當做步兵運用,如果是那就必須在複訓課程中強調槍械(步槍)、反戰車武器(66火箭彈)、小組團體武器(迫砲)等兵器的專長複訓,除實作課程外也需規劃實彈射擊,如此才能算是完整的訓練流路。
後備教召員不是不能打,但訓練單位必須施予必要的訓練,否則外界難免會有這批教召員是被拉去當炮灰的刻版印象。
※火力之外後勤與機動力。
教召員經過兵器的專長複訓後還有許多問題,首先是機動力與機動能量。「機動」泛指部隊從駐地機動到防區的過程,機動不是書面上的打字意涵而是真的要把部隊從A地運到B地。
設若某後備單位動員1營(300人)兵力,再以1輛中型戰術輪車(中戰、20人)計,每次全營移動就必須15輛中戰,這又牽涉到原動員單位有無這種輸具(Vehicle,軍方慣用翻譯詞),如果沒有的話勢必跟其他友軍單位借用,但在情況緊張的狀況下,外界普遍不看好戰時能有足夠的輸具運用。以上是先不論有無押車官的情況下。
其次是後備部隊要與常備部隊結合作戰,非常重要的是通訊設備,過往基層部隊戰力的一個缺陷就是通訊能量,基本上都算是「獨立作戰」,這點不利於整體戰力的提升。新成立的「資通電軍」負責部隊的通訊,常備、後備單位跟這些資通電軍分遣單位,如何協同等也必須納入後備部隊的演訓規劃內。
最後則是後勤能量,若今年後備部隊動員人數較往年增加10倍,那單兵的彈藥攜行量、土木工具、單位使用油料、單兵個裝、食勤、飲水、野營器具等理論上就必須乘以10,這樣龐大的後勤能量恐非基層單位所能負荷。
以上林林總總都必須後備高司單位提早與妥善規劃,教召員都有保國衛民、忍飢耐寒的能耐,但至少彈藥、輸具、通訊等需先行整備好,否則動員8000人跟動員800人的意義差別並不大。
※適度開放全民國防與採訪。
歷次漢光演習期間,軍方都會開放些許的個位數場次供媒體採訪,有些年份也會開放民眾參觀,例如漢光28號演習,當時部份新聞稿如下:
國防部指出,此次演習參與官兵達一千三百餘人,並動員數千名後備軍人投入,有近二十個實兵操演項目。其中,空降與反空降作戰聯雲操演、海灘陣地及阻絕設施、機步旅跨區增援、灘岸戰鬥及反擊作戰、登陸與反登陸作戰聯興操演,開放民眾參觀或媒體採訪。又如漢光26號演習澎湖將實兵操演開放民眾參觀等。以上只要輸入漢光演習/民眾參觀字樣就有相關新聞報導。
這些演習之所以開放民眾參觀是因為操演場地為公共區域,軍方無法攔阻,例如台北大學舉行的陸航直升機熱加油/掛彈,或是澎湖山水沙灘舉行的登陸操演等;至於漢光演習期間軍方開放後備部隊供媒體參訪的場次就比較少,畢竟這不是主戰軍種/兵科的操演,軍方高層能批可的機率通常比較少。
然而,既然動員這樣多的兵力,高司單位不妨開放後備單位操演的場次供媒體採訪,甚至是拉起紅龍線律定民眾參觀也沒有什麼不可,因為大部分民眾都抱持著愛鄉愛土的心情,看到後備單位精實的訓練,或是確實的佔領戰術位置、跑位等;類似種種演習科目多公開幾次,絕對能彰顯後備部隊戰力。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火力之外後勤與機動力。
※適度開放全民國防與採訪。
新聞
4月7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公佈漢光37號演習期程,除戰備道起降與3場火力展示外,其中後備兵力將動員8000人,為2020年的8倍之多,這項論述後續形成一個重點。
※動員8000人,要打什麼樣的仗?
在記者會現場中,國防部表示去年(2020)因疫情影響只動員800餘名後備兵力參與反登陸實兵實彈演習,今年動員8000餘名官兵將結合常備部隊,投入灘岸戰鬥與城鎮作戰,這是目前已知軍方規劃的作戰形式。
先前已經論述過,後備部隊的訓練改革重點之一就是減少室內課與政治教育課程,這些教召員在經過非常短暫的「專長複訓」後,就趕緊投入野外去實做,畢竟室內課程100分、技術手冊與教範都考滿分是無益於戰力增長的。
其次是這些教召員的專長複訓課程是什麼?大眾能期待教召員經過專長複訓後就去駕駛現役的M60A3戰車、M109自走砲還是AH-1直升機嗎?先前我們也論述過,戰時很可能這些主戰兵器已經消耗過半,陸軍剩下的主戰兵器也無多餘交由後備部隊運用,但這些疑惑與質疑,從不見官方做明確的說明。
再以灘岸戰鬥與城鎮守備來說,後備高司單位顯然要將這些教召員當做步兵運用,如果是那就必須在複訓課程中強調槍械(步槍)、反戰車武器(66火箭彈)、小組團體武器(迫砲)等兵器的專長複訓,除實作課程外也需規劃實彈射擊,如此才能算是完整的訓練流路。
後備教召員不是不能打,但訓練單位必須施予必要的訓練,否則外界難免會有這批教召員是被拉去當炮灰的刻版印象。
※火力之外後勤與機動力。
教召員經過兵器的專長複訓後還有許多問題,首先是機動力與機動能量。「機動」泛指部隊從駐地機動到防區的過程,機動不是書面上的打字意涵而是真的要把部隊從A地運到B地。
設若某後備單位動員1營(300人)兵力,再以1輛中型戰術輪車(中戰、20人)計,每次全營移動就必須15輛中戰,這又牽涉到原動員單位有無這種輸具(Vehicle,軍方慣用翻譯詞),如果沒有的話勢必跟其他友軍單位借用,但在情況緊張的狀況下,外界普遍不看好戰時能有足夠的輸具運用。以上是先不論有無押車官的情況下。
其次是後備部隊要與常備部隊結合作戰,非常重要的是通訊設備,過往基層部隊戰力的一個缺陷就是通訊能量,基本上都算是「獨立作戰」,這點不利於整體戰力的提升。新成立的「資通電軍」負責部隊的通訊,常備、後備單位跟這些資通電軍分遣單位,如何協同等也必須納入後備部隊的演訓規劃內。
最後則是後勤能量,若今年後備部隊動員人數較往年增加10倍,那單兵的彈藥攜行量、土木工具、單位使用油料、單兵個裝、食勤、飲水、野營器具等理論上就必須乘以10,這樣龐大的後勤能量恐非基層單位所能負荷。
以上林林總總都必須後備高司單位提早與妥善規劃,教召員都有保國衛民、忍飢耐寒的能耐,但至少彈藥、輸具、通訊等需先行整備好,否則動員8000人跟動員800人的意義差別並不大。
※適度開放全民國防與採訪。
歷次漢光演習期間,軍方都會開放些許的個位數場次供媒體採訪,有些年份也會開放民眾參觀,例如漢光28號演習,當時部份新聞稿如下:
國防部指出,此次演習參與官兵達一千三百餘人,並動員數千名後備軍人投入,有近二十個實兵操演項目。其中,空降與反空降作戰聯雲操演、海灘陣地及阻絕設施、機步旅跨區增援、灘岸戰鬥及反擊作戰、登陸與反登陸作戰聯興操演,開放民眾參觀或媒體採訪。又如漢光26號演習澎湖將實兵操演開放民眾參觀等。以上只要輸入漢光演習/民眾參觀字樣就有相關新聞報導。
這些演習之所以開放民眾參觀是因為操演場地為公共區域,軍方無法攔阻,例如台北大學舉行的陸航直升機熱加油/掛彈,或是澎湖山水沙灘舉行的登陸操演等;至於漢光演習期間軍方開放後備部隊供媒體參訪的場次就比較少,畢竟這不是主戰軍種/兵科的操演,軍方高層能批可的機率通常比較少。
然而,既然動員這樣多的兵力,高司單位不妨開放後備單位操演的場次供媒體採訪,甚至是拉起紅龍線律定民眾參觀也沒有什麼不可,因為大部分民眾都抱持著愛鄉愛土的心情,看到後備單位精實的訓練,或是確實的佔領戰術位置、跑位等;類似種種演習科目多公開幾次,絕對能彰顯後備部隊戰力。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