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7日專電)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白宮舉行會談後的聯合聲明,明載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日媒指出,這是美國手段高明,如美國所願。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上個月美日外交、國防部長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2加2會談)後的聯合聲明應日方要求,明載「對中國海警法感到憂慮」、「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安保條約」字眼。相對的,美方要求日方同意「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字句也載入。
拜登(Joe Biden)與菅義偉在舉行雙邊高峰會前夕,美國高官已表示,美日峰會將言及美日2加2會談的聯合聲明,並且說峰會的聯合聲明也可能載入,美日正在做最後協調。美日最近的對話看法一致,結果峰會後聯合聲明就真的明載「台灣」字眼。
報導說,這次在美日政府磋商的背後,扮演主導角色的是美國白宮國安會(NSC)新設的印太事務協調官(Coordinator for the Indo-Pacific)康貝爾(KurtCampbell),他是前總統歐巴馬時代的亞太助卿。美國政府相關人士透露,上週他秘訪東京,與日本政府進行折衝,研擬美日峰會聯合聲明草案。
對美國而言,這次美日領袖能確認「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意義相當大。拜登政府的對中戰略當中,最重視與同盟國的合作,針對台灣海峽問題,美國這次是拿到了逼日本進一步與美國同調的依據。
報導說,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趨於活絡,讓美國倍感憂慮。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Davidson)曾警告指出,中國今後6年內侵略台灣的危險性極高。「台海有事」(有緊急狀況)的話,美方必須有日本自衛隊的軍事協助,因此美方認為,現階段美軍與日本自衛隊之間有必要想定「台海有事」的狀況,進行實際演習。
此外,美國為了研擬涵蓋台灣問題的對中戰略,正研議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程彈道飛彈計畫,期待日方接受此計畫的聲浪強。假如部署在日本列島的話,中日關係勢必極度惡化,萬一情況危急的話,日本也將成為中國攻擊的對象。
拜登政府的對中戰略與民主、人權的價值觀有很大關連。拜登今天在與菅義偉的聯合記者會上強調,美日兩國是強力民主國家,要守護人權、法治等共同價值。拜登認為即使21世紀,也要證明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競爭後,民主國家能獲勝。
報導說,美中關係對立,拜登的「民主國家VS.專制國家」的對立結構鮮明。
美日聯合聲明明載「美日對於香港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狀況同樣深感憂慮」,這是美方希望日本能同意的觀點。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因中國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官員,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僅日本未採取行動,被歐美國家認為日本對人權問題的應對態度消極。今後,美方可能更進一步要求日本應採取積極行動。(編輯:劉學源)110041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拜登(Joe Biden)與菅義偉在舉行雙邊高峰會前夕,美國高官已表示,美日峰會將言及美日2加2會談的聯合聲明,並且說峰會的聯合聲明也可能載入,美日正在做最後協調。美日最近的對話看法一致,結果峰會後聯合聲明就真的明載「台灣」字眼。
報導說,這次在美日政府磋商的背後,扮演主導角色的是美國白宮國安會(NSC)新設的印太事務協調官(Coordinator for the Indo-Pacific)康貝爾(KurtCampbell),他是前總統歐巴馬時代的亞太助卿。美國政府相關人士透露,上週他秘訪東京,與日本政府進行折衝,研擬美日峰會聯合聲明草案。
對美國而言,這次美日領袖能確認「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意義相當大。拜登政府的對中戰略當中,最重視與同盟國的合作,針對台灣海峽問題,美國這次是拿到了逼日本進一步與美國同調的依據。
報導說,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趨於活絡,讓美國倍感憂慮。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Davidson)曾警告指出,中國今後6年內侵略台灣的危險性極高。「台海有事」(有緊急狀況)的話,美方必須有日本自衛隊的軍事協助,因此美方認為,現階段美軍與日本自衛隊之間有必要想定「台海有事」的狀況,進行實際演習。
此外,美國為了研擬涵蓋台灣問題的對中戰略,正研議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程彈道飛彈計畫,期待日方接受此計畫的聲浪強。假如部署在日本列島的話,中日關係勢必極度惡化,萬一情況危急的話,日本也將成為中國攻擊的對象。
拜登政府的對中戰略與民主、人權的價值觀有很大關連。拜登今天在與菅義偉的聯合記者會上強調,美日兩國是強力民主國家,要守護人權、法治等共同價值。拜登認為即使21世紀,也要證明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競爭後,民主國家能獲勝。
報導說,美中關係對立,拜登的「民主國家VS.專制國家」的對立結構鮮明。
美日聯合聲明明載「美日對於香港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狀況同樣深感憂慮」,這是美方希望日本能同意的觀點。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因中國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官員,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僅日本未採取行動,被歐美國家認為日本對人權問題的應對態度消極。今後,美方可能更進一步要求日本應採取積極行動。(編輯:劉學源)11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