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出軌意外持續搶救調查中,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今(6)日下午也舉辦記者會說明最新調查狀況,運安會主委楊宏智指出,根據公路總局的監視器畫面,現場除了李義祥外不只一輛車輛進出,揭發李義祥謊言,另外運安會也曝光太魯閣號撞上工程車瞬間的行車畫面,後續分析將持續進行。
楊宏智說明,經過4天在現場不眠不休的調查,408號次太魯閣列車在9點28分47秒停格在現場,而運安會在9點56分接獲通報,前後共計20名人員前往現場,目前的調查進度包含已取得太魯閣列車的行車記錄器與控制監視系統,不過目前部分晶片破損,資料還在持續修復中,另外還有工程車的行車記錄器也在事故第3天尋獲,不過只取得其中一片的記憶卡,還有在隧道內進行3D建模,與軌道、車輛的勘察採證,工程車駕駛、維修人員也持續進行訪談中。
楊宏智指出,經過與工程車原車場調查,工程車的手煞車有經過改裝,更離譜的是該改裝「並非原廠認證的煞車系統」,且根據公路總局提供的監視器畫面,事故發生前,除了該輛工程車好場另有其他車輛,工程車在上午8點49分左右,載運許多輪胎抵達現場,9點33分時看到,除了該工程車還有其他車輛在現場移動,打臉李義祥日前宣稱的「獨自到工地視察」說法。
根據運安會的調查報告,工程車是翻滾下斜坡掉落至鐵軌上,與列車撞擊到僅時差一分多鐘,撞擊時為車頭對車頭相撞,司機在9點28分44秒之前便開始使用手動煞車,列車是按規定行駛,時速為126公里並未超速,根據ATP資料,紀錄停止前2秒車速為時速126公里,後續開始降速,紀錄停止時,車速為時速121公里,然而以列車質量與速度來看,要完全停止列車至少需要5至6百公尺的距離,現場司機員的反應時間遠遠不足,且已盡最大人為可動作之作為。
根據運安會還原現場工程車的移動路徑,楊宏智證實,工程車是在有啟動的狀態下滑落,因此才有行車紀錄器的資訊,而依據圖片位置從點1移動至點2,在點2的時候工程車撞到樹叢上隨後即熄火,點3為運安會的推測,點3由於車輛已熄火所以沒有資料,位置4是透過現有證據推測出來的位置,至於車子為什麼熄火?司機熄火後做了什麼事情?則交給檢調調查。
對於外界質疑為何在現場施工時並沒有加裝護欄,否則即可避免災害發生,楊宏智說明,今天在發生事故的周圍環境,如果加上護欄,會牽涉到要加裝多大的護欄等問題,在實踐上是不太容易的,「很多瑣碎的事情都是在實務上不太容易解決的事情,還有賴進一步的分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宏智指出,經過與工程車原車場調查,工程車的手煞車有經過改裝,更離譜的是該改裝「並非原廠認證的煞車系統」,且根據公路總局提供的監視器畫面,事故發生前,除了該輛工程車好場另有其他車輛,工程車在上午8點49分左右,載運許多輪胎抵達現場,9點33分時看到,除了該工程車還有其他車輛在現場移動,打臉李義祥日前宣稱的「獨自到工地視察」說法。
根據運安會的調查報告,工程車是翻滾下斜坡掉落至鐵軌上,與列車撞擊到僅時差一分多鐘,撞擊時為車頭對車頭相撞,司機在9點28分44秒之前便開始使用手動煞車,列車是按規定行駛,時速為126公里並未超速,根據ATP資料,紀錄停止前2秒車速為時速126公里,後續開始降速,紀錄停止時,車速為時速121公里,然而以列車質量與速度來看,要完全停止列車至少需要5至6百公尺的距離,現場司機員的反應時間遠遠不足,且已盡最大人為可動作之作為。
根據運安會還原現場工程車的移動路徑,楊宏智證實,工程車是在有啟動的狀態下滑落,因此才有行車紀錄器的資訊,而依據圖片位置從點1移動至點2,在點2的時候工程車撞到樹叢上隨後即熄火,點3為運安會的推測,點3由於車輛已熄火所以沒有資料,位置4是透過現有證據推測出來的位置,至於車子為什麼熄火?司機熄火後做了什麼事情?則交給檢調調查。
對於外界質疑為何在現場施工時並沒有加裝護欄,否則即可避免災害發生,楊宏智說明,今天在發生事故的周圍環境,如果加上護欄,會牽涉到要加裝多大的護欄等問題,在實踐上是不太容易的,「很多瑣碎的事情都是在實務上不太容易解決的事情,還有賴進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