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接受「老謝看世界」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專訪,專訪中劉分享鴻海在台灣電動車產業所扮演角色,及MIH聯盟、平台發展方向,也談到台灣電動車產業的定位。他認為,鴻海垂直整合能力為業界第一,雖然大家都只看到組裝代工,但實際上集團有很多技術很深且廣。他也喊話政府與產業界,台灣的機會就在2020到2025年中間,一定要把握,否則最後又走回原來「幫別人打工的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因為台灣市場規模不大,在汽車產業上做B2B更適合、更擅長,而鴻海的優勢在於上下游垂直整合能力與供應鏈管理經驗,以及過去40多年來積累的電子工程能力及硬軟整合能力。鴻海看到電動車是未來趨勢,認為切入將很有機會。

劉揚偉指出,做MIH這個平台,得要掌握出海口,掌握了出海口就是真金白銀,讓MIH內700、800個會員生意做更大,因此鴻海開始布局,包括美國電動車與行動方案解決公司Fiske、中國拜騰、汽車製造大廠飛雅特克萊斯勒,國內夥伴則有裕隆。

劉揚偉進一步指出,電動車整車大概就是底盤,加上上車身以及內裝三大部分。而MIH將鎖定在底盤上,包括電池、電機,以及關係操控性、舒適性、駕駛性與結構安全等,而過去國內做底盤的只有裕隆,它打下很好的基礎後,現在鴻海要集結眾人的力量,與MIH成員們一起打拼。

面對台灣發展電動車,劉揚偉呼籲台灣一定要有一個新的代表產業,未來30年電動車發展其實很明顯,有非常大的市場規模,呼籲政府、產業可以一起來重視,強調台灣的機會就在2020到2025年中間!「一定要把握,否則只能繼續『幫別人打工』」。

劉揚偉也首次公開,鴻華先進科技設計的C segment、E BUS車款圖樣,透露年中6月份的時候鴻海MIH的電動巴士大概成形,今年10月份可以搭乘。他提到,台灣電動巴士做得好的話,變成無人駕駛巴士可再延伸到無人的駕駛車隊,就像「捷運未來可能不需要舖軌道」的概念,相關應用很有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