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Bloomberg)週三(17)報導,隨著拜登幕僚逐漸完整,其對中國的立場也逐漸清晰,拜登政府對中政策團隊成員過去發表過的演說、文章和前任川普政府對北京強硬的態度有諸多相同之處。拜登團隊人事反映新政府短期之內,不可能與中國重建關係。
《彭博社》報導特別指出,2019年《華盛頓郵報》曾刊出一封約100名官員、學者連署的公開信,要求推翻川普政府強硬的對中立場,美國必須承擔美中關係下滑的責任,並指責川普處理中國議題的手段基本上「適得其反」。這封公開信上的連署者,幾乎都沒有進入拜登政府。
根據拜登政府最新的人事消息,華盛頓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a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前中國政策主任哈特(Melanie Hart)將擔任主管經濟、能源計劃的國務院次卿,負責監督川普政策的審查,包括將中國華為(Huawei)排除在外的「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計畫。
哈特早在去年10月,與其他學者一同發表報告,強調中國政府的資金助長華為的崛起,美國和盟友應該向電信供應商提供支持以對付競爭。
哈特還曾經呼籲推出政府主導的貸款計畫,協助業者發展網路,並且透過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讓他們以有能力使用技術建立安全、開放的網路管理原則。不過,《彭博社》並未取得哈特對於擔任國務次卿的評論。
《彭博社》報導指,拜登的「對中團隊」中還包含美國國防部特別助理拉特納(Ely Ratner)、財務部副部長顧問羅森伯格(Elizabeth Rosenberg)。兩人都有在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經歷,在一份共同發表的報告中,兩人呼籲美國政府與日本、荷蘭成立國際財團,促進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多樣化。
報告強調,來自中國的挑戰,過去常被當成「未來式」但它已成為「現在式」。拉特納和羅森伯格,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哈雷爾(Peter Harrell)在另一份報告中呼籲國會撥款以對抗中國,並讓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具有難以取代的地位。
拜登1月20日就職至今不到1個月,政府各部會都保持審慎的態度對待川普政府的政策,但《彭博社》觀察近幾週拜登政府的人事提名,很明顯對中政策正在成形。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前幾日接受採訪,強調美國應該與盟友合作而不是對立,因為與盟友有矛盾時就消減了美國與中國談判的能力。
布林肯形容,中國是美國在技術與國家利益上的挑戰,也是半導體、晶片、人工智能以及下一世代的網路技術上的競爭者,對中政策將會成為華盛頓的核心議題。
新美國安全中心CEO豐丹(Richard Fontaine)表示,「風向已經改變了」新上任的政府對於「中國挑戰」有著不同的觀念和看法,但美國對中政策將會更加政治化。
上週商務部長提名人雷蒙多(Gina Raimondo)、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中國議題上被共和黨議員叮得滿頭包,可見雖然對美國來說中立場強硬是個共識,但內部也需要整合處理方法、強硬程度上的意見分歧。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季辛吉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表示,拜登提民的幕僚都是非常有經驗、非常有想法的人,現在他們面臨的問題恐怕也前所未有,充滿了需要妥協、調和的挑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拜登政府最新的人事消息,華盛頓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a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前中國政策主任哈特(Melanie Hart)將擔任主管經濟、能源計劃的國務院次卿,負責監督川普政策的審查,包括將中國華為(Huawei)排除在外的「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計畫。
哈特早在去年10月,與其他學者一同發表報告,強調中國政府的資金助長華為的崛起,美國和盟友應該向電信供應商提供支持以對付競爭。
哈特還曾經呼籲推出政府主導的貸款計畫,協助業者發展網路,並且透過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讓他們以有能力使用技術建立安全、開放的網路管理原則。不過,《彭博社》並未取得哈特對於擔任國務次卿的評論。
《彭博社》報導指,拜登的「對中團隊」中還包含美國國防部特別助理拉特納(Ely Ratner)、財務部副部長顧問羅森伯格(Elizabeth Rosenberg)。兩人都有在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經歷,在一份共同發表的報告中,兩人呼籲美國政府與日本、荷蘭成立國際財團,促進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多樣化。
報告強調,來自中國的挑戰,過去常被當成「未來式」但它已成為「現在式」。拉特納和羅森伯格,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哈雷爾(Peter Harrell)在另一份報告中呼籲國會撥款以對抗中國,並讓美國在半導體供應鏈中具有難以取代的地位。
拜登1月20日就職至今不到1個月,政府各部會都保持審慎的態度對待川普政府的政策,但《彭博社》觀察近幾週拜登政府的人事提名,很明顯對中政策正在成形。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前幾日接受採訪,強調美國應該與盟友合作而不是對立,因為與盟友有矛盾時就消減了美國與中國談判的能力。
布林肯形容,中國是美國在技術與國家利益上的挑戰,也是半導體、晶片、人工智能以及下一世代的網路技術上的競爭者,對中政策將會成為華盛頓的核心議題。
新美國安全中心CEO豐丹(Richard Fontaine)表示,「風向已經改變了」新上任的政府對於「中國挑戰」有著不同的觀念和看法,但美國對中政策將會更加政治化。
上週商務部長提名人雷蒙多(Gina Raimondo)、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中國議題上被共和黨議員叮得滿頭包,可見雖然對美國來說中立場強硬是個共識,但內部也需要整合處理方法、強硬程度上的意見分歧。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季辛吉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表示,拜登提民的幕僚都是非常有經驗、非常有想法的人,現在他們面臨的問題恐怕也前所未有,充滿了需要妥協、調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