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歷史事件與新聞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歷史事件

1886年8月,4艘大清帝國的軍艦訪問日本長崎,後續發生上岸水兵打架事件,史稱「清國長崎水兵事件」,囿於定遠與鎮遠軍艦上12吋主砲的威力,最後以日方退讓作結;期間東鄉平八郎上艦參觀軍艦,看到水兵曬掛衣物說道:大砲是水兵的聖物,連大砲都不尊重的艦隊,沒有什麼戰鬥力等言;後續有評論指出這可能是捏造的。

新聞

1月27日,國防部採限額報名方式供媒體採訪海軍春節戰備操演,因為平面媒體拍攝到喜鵲築巢而掩蓋了海軍精實的戰力操演。

軍隊演訓與環保、動保相違背

現在只要鍵入「海軍艦艇築巢」或是「大湖軍艦喜鵲」就可以得知相關的新聞;事件發生後外界一樣分成兩派意見,有些人認為這是軍隊的日常,無須大驚小怪,鳥類築巢的速度是很快的,況且類似大湖軍艦這等救難艦不出海是好事(出海表示艦艇有海上救援需求);有些評論認為這是海軍的怠惰,直接援引清朝水兵曬衣案例。

事後海軍司令部發佈新聞稿指出,擔任春節戰備操演的大湖軍艦,官兵曾發現鳥巢,但因巢內有小生命不忍驅趕,因此暫留等到成鳥孵出雛鳥離巢後,再清除鳥巢;外界一般以海軍愛護動物說比喻這種說法。

不過我們要說,軍隊戰演訓往往與地方環境保護、動物保護的需求相違背,在大敵壓境下往往環保與動保的需求被會漠視、甚至是無視。早年(非常早)海軍以基隆嶼與龜山島當作艦砲轟擊標的,現今因戰術觀念轉變兩島轉變成開放限額的觀光景點,但軍隊與民爭地要演訓的狀況依舊,例如空軍東石水溪靶場,鄰近就是鰲鼓濕地,生態環境不可不謂不豐富,炸射影響鳥類魚蝦類棲息。

新世紀的軍隊慢慢有環保的概念,例如海軍艦艇過往隔間用的石綿,新近艦艇的設計會不予採用等;但最強的說法恐怕來自下列論述,納稅人花錢建造或是購買海軍艦艇,訓練合格組員的目的是打仗,而不是訓練用來保護動物或環境保護的。那麼,鳥類築巢是否有損戰力?

歷史案例與空速管

有些評論指出,大湖軍艦桅杆下築巢不影響儀器功能,是在大驚小怪什麼?我們來看空軍戰機的案例。隨著網際網路發達,大眾只要鍵入「戰機胡蜂築巢」或是「空速管胡蜂」就可以檢索到相關新聞;空軍每次戰機起飛前的360度檢查,機身前段檢查一個重點就是空速管以及進氣道,如果真的被土蜂築巢或是異物阻塞,試問要不要清除?

就算喜鵲築巢海軍以愛護動物為由而保留,試問還要等多久才會移除這鳥巢?許多抨擊海軍喜鵲築巢事件的評論家就以前有清朝水軍曬衣、現有軍艦喜鵲築巢來說嘴,雖然有些歷史評論家指出東鄉平八郎那段話可能是假的,卻也反應出當時清朝水軍紀律不佳的事實。

就實務面來說,春節戰備操演為三軍年度大事,納編操演的軍艦、器具、組員恐怕早於半個月或更早就獲得命令,期間會先經過各艦、艦隊、海軍司令部、國防部各承參與長官的一再演練、督導,卻都沒有發現?這點非常離奇,因為各級長官都希望呈現部隊堅強戰力,怎麼會新聞報導出來卻是這種愛護動物的戰力?

後續到底海軍在春節戰備中呈現了那些戰力已經無人聞問,本次春節海軍戰備操主要是凸顯水下作業大隊、掃布雷、特勤部隊與雷達岸置單位的戰力,未料全部被喜鵲事件佔了版面,類似這種失焦事件不也是海軍承參單位所應事先設想到的?如果真要愛護動物的話就必須想到這些以及後續的媒體效應。

改進之道

後續的「鳥」新聞也很有趣,該新聞同體系的記者訪問野鳥學會專家,引述部分新聞如下: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表示,喜鵲喜歡選高處築巢,像是電線桿、高壓電塔等,船艦桅桿築巢倒是沒有聽說過……。而且從愛鳥人士的角度來看,若鳥類選擇在不該築巢處築巢,應當在啣枝時就要阻止……。

本次船難救援的操演主角為大湖軍艦(ARS-552),設若任務需要,能否於早上校閱時改由大屯軍艦(ARS-556)靠泊、但解說由大湖軍艦組員擔任?理論上可以,但要看當天或是那週大屯軍艦在哪邊(基隆、蘇澳?)況且要動用到非任務艦的艦艇去操演,事前的協調的層級可能要很高。

現在麻煩的是,大湖軍艦喜鵲築巢事件,恐怕會跟隨大湖軍艦直到除役,日後只要大湖軍艦出港,民眾與媒體往往會多往桅桿上多喵一眼,看看有沒有鳥巢,這種狀況恐非整體海軍所樂見。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