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的科技教育總體計畫在大力推廣後,目前已有七所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以及七十所行星學校加入自造教育的行列, 秉持著「資訊科技、生活科技、新興科技、自造教育3:3:3:1」的課程比例,以發展課程教材並充實各校自造教育設備。此外,還結合資訊輔導團提供:設備飄移、口袋課程、課程體驗、外賓參訪等資源,促進科技教育品質的提升。終極目標在於引領孩子跨域學習,融入STEM+教育的內涵,邁向自造科技的學習之路。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曾燦金局長表示:「自造教育是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教育成果的體現,局端投入大量資源,提升教師知能,培養學生的設計思考能力,同步推動資通訊應用大賽,促進各校切磋交流,比起課程評量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為培育未來人才打好根基。」欣喜推動有成,相關推廣學校,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的規劃與輔導下,各自展現特色,引領未來教育的新貌。
日新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成立於一○五年,起步甚早,除了中山、大同區的推廣課程是基地任務外,特別設計的校訂課程「日新『智』造課程架構」分為運算思維探究、生活科技探索,以及跨域科技整合,讓一到六年級的學生,由淺入深的累積科技素養。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主任黃美月說明,程式教育部分,中低年級藉由和機器玩遊戲過程,學習和機器溝通,到了高年級透過圖像式的積木語言(Scratch、micro:bit、MakeCode)開始學習程式;另外一條學習的軸線為生活科技與自造部分,簡單的木工、雷切創作也都是必學的項目。表現優異的學生,在專題製作、自走車驅動、無人機操控、機器人格鬥上,都展現熟練的操作能力,小學階段就有這樣的能耐,成果斐然。
目前,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的指導下,以物聯網為題發展課程,由老師帶領學生用linkit7697開發版來練習遠端偵測室內溫度和濕度,以及可以遠端控制家裡的電燈開關,也讓學生製作空氣盒子,偵測學校或家裡的空氣品質,上傳至物聯網網站;另方面,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出的機電整合能力,皆是龍山引以為傲的特色。推廣的任務也是很重要的,培訓老師,培養孩子興趣,校內外的推廣讓萬華地區掀起自造熱潮。
此外,尚有以跨領域資訊融入為特色的南門科技中心、以生活木作為亮點的石牌科技中心、發展AIoT智慧物聯網為職志的新興科技中心,還有刻正籌備、即將開辦的北投科技中心,各自展現繽紛多樣的創造成果。全面提升自造教育的質與量,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的政策擘劃下,科技教育遍地開花,以前瞻思維,建構出蓬勃發展的新生態,足見臺北市在教育轉型上展現的強烈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