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45屆總統川普即將於當地時間週三(20)正式卸任,由當選總統拜登(Joe Biden)率領的團隊上台。過去4年,川普政府與中國當局有諸多交鋒,包括貿易戰、關閉駐成都總領事館以及制裁中國科技龍頭等,其中也包括許多牽涉到台灣議題的政策。外國媒體分析,拜登政府未來可能不會像川普時期一樣快速升溫美台關係,但也不會急速降溫至廢除前任留下的政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BBC中文網》19日回顧過去4年川普執政時期留下的政治遺產,特別是在台灣議題上的舉措。在川普卸任倒數時間中,國務院於1月11日宣布取消所有「交往限制」,雖然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訪台未能成行,但也透過視訊與總統蔡英文對談。18日至19日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執行委員會議程上,美國代表也再次呼籲讓台灣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組織。

▲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原訂14日會見蔡英文,後因國務院取消所有行程,改以視訊會談。(圖/總統府提供)
報導引述分析指,川普4年來留下的對台政治遺產,為拜登提供了與中國對弈的籌碼,能夠在其他爭議上與北京討價還價,學者認為台灣等民主盟友是拜登面對中共威脅最有力的武器,但同時也為新任美國政府帶來艱鉅的挑戰。

《BBC》分析,過去4年川普的對台政策打破許多常規,在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後,川普2016年首次以總統身分接受蔡英文的賀電,並在任期內通過11項對台軍售,也是1979年以來對台軍售案數量最多的美國總統;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有義務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但是自從老布希(George H.W. Bush)之後,美國再也沒有批准對台出售戰鬥機,直到川普才賣出F-16。

川普任內到訪台灣的官員層級也不斷升高,背後的因素也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有關,台灣在防疫表現上傑出,2020年8月衛生部長阿薩爾(Alex Azar)訪問台灣;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唐安竹(Drew Thompson)認為,在歐巴馬時期的經驗上,外界學到了頭中國所好行動,並不會在政策上有所獲利,例如中國在歐巴馬執政初期快速於南海進行軍事擴張,諸多因素使得歐巴馬在2012年將政策重心「重返亞洲」。

▲美國現任衛生部長阿薩爾率團訪台4天,美國對台灣這樣「高規格」的支持,我方究竟該如何看待?(圖/總統府提供)
▲美國川普政府時期的衛生部長阿薩爾,2020年率團訪台4天,展現美台在公共衛生議題上的夥伴關係。(圖/總統府提供)
《BBC》認為,再拜登政府即將上任前夕,美台關係還未出現任何鬆動跡象。2020年年底川普簽署的《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20)強調協助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支持對台軍售。

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研究員張倚維表示,川普透過一連串法案,意圖迫使拜登繼承自己留下的(台灣)海峽政策,並試圖讓這份政治遺產在未來數十年的美中競爭中凸顯,川普的政策證明,美國實際上可以容忍更緊張的美中關係,甚至假設如果沒有對台軍售的壓力,中國給予美國市場准入及產業政策改革等第二階段(貿易)談判(開出的條件)。

張倚維分析,未來如何處理這份遺產是拜登的挑戰之一,目前拜登團隊因為交接工作上的阻礙,尚未全面掌握美國政府既有的協議、承諾,而國務院取消美台交流限制,給了拜登陣營一個機會創造自己的溝通框架。過去拜登也多次傳達過支持台灣的立場,包括國務卿人選布林肯(Antony Blinken)、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等人,遵循或打破川普的舉措都是必須深思熟慮的重要決策。

其他學者指出,拜登在處理台灣問題時應該會更加謹慎,避免將台灣當作籌碼與中國發生熱衝突。預測拜登不會進一步提升美台關係,也不會廢除前任政府的政策,台灣在美中關係的角色未來可能重要性下降,但雙方實質連結卻有可能上升。

▲外媒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找前副國務卿布林肯出任國務卿。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布林肯出任拜登政府國務卿,其先前受美國媒體訪問時強調拜登政府對民主台灣的支持。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