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美國前副總統,也是第46任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競選時就提出與共和黨對手川普(Donald Trump)截然不同的政見,其中對氣候變遷與環保能源的觀點,就是雙方主要的歧異之一。拜登喊出4年要投入2兆美元於環保能源領域的口號,讓相關產業及環保主義者相當期待。雖然實施有一定難度困難,但再生能源的發展持續進步中,也逐漸縮短人們與綠色未來的距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拜登政府的綠色政策相當龐雜,涵蓋範圍頗廣,從其目前公布的有關政見內容看來,包含9個關鍵因素,並大致可分為3個面向:

一、處理氣候變遷的急迫性

過去十多年,氣候變遷已是各國領導人難以忽視的重要議題,電力生產的煤炭、用於運輸的石油等,不只破壞自然環境,產生的空氣懸浮微粒也大大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只是礙於經濟發展的考量,不是所有領袖都樂於推動改革。值得慶幸的是,拜登在擔任國會議員、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乃至於副總統期間,就已多次組織關於氣候變化的聽證會,並協助有關法案推動,這個議題對他而言並不陌生。

▲2015年,還是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出席全國乾淨能源大會並發表演說。(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15年,還是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出席全國乾淨能源大會並發表演說。(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拜登政府相信,氣候變遷對環境、健康、社區、國家安全以及經濟福祉的威脅是全面性的,美國須抱持更大的企圖心,讓環境與經濟發展可以兼顧;不僅將重新加入由川普政府退出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而且還將走得更遠。

拜登有信心,若能妥善規劃、利用美國的人才與創新能力,就能將危機化為轉機,藉此振興美國的能源部門、促進經濟增長,以新的環保技術復甦製造業,把減碳變成高質量的就業機會;並在未來將美國研發出的環保技術、設備運往他國,讓美國成為全球乾淨能源的優良示範國。

在實現淨零溫室氣體排放計畫的大原則下,拜登希望為美國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期在2050年前,達到100%清淨能源與零碳排經濟體的目標,成為出口清淨能源的超級大國。

二、乾淨能源計畫、永續基礎建設

雖然綠色政策的推行並不容易、所費不貲,但拜登政府致力於找出一條可通行的路,從根基開始,打造永續基礎建設,進行長期深入投資,包含:

1.100%再生能源生產電力、零碳排放能源。大幅降低關鍵乾淨能源技術的成本,如電池儲存、負排放技術,並落實氫經濟的概念,即用氫氣作為能源載體,避免如傳統化石燃料法一樣,在產生能源的過程中,向大氣層排放污染氣體。

2.發展僅鋰電池價格十分之一的電網儲存技術

3.在綠色經濟中創造千萬個良好的工作機會

4.鼓勵駕駛電動汽車和改善公共運輸系統。協助美製環保車輛的生產,不僅讓汽車工人保有工作,還能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透過工會組織人力;並於2035年前興建至少50萬個電動車充電站,同時提供零碳排放量的大眾運輸選擇,且為行人及單車騎士安裝基礎設施。

5.升級或興建淨零耗能建築物,實現最大能源效率。除了計畫在4年內對400萬棟建築物進行升級以外,也欲建設150萬個永續住房單元,並研發鋼鐵、混凝土等傳統物質以外的環保新建材。

6.建立抵禦氣候變遷相關災害的能力

7.恢復森林以消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8.與農民合作減少農業排放。創造氣候智能型農業,處理廢棄的石油和天然氣井,以及回收廢棄的煤炭、鈾礦等,減少有毒物質的洩漏,防止當地環境受到破壞。

▲2019年6月,已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拜登,於新罕布夏州出席再生能源倡議的行程中,視察了一處太陽能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19年6月,已宣布要爭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拜登,於新罕布夏州出席再生能源倡議的行程中,視察了一處太陽能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三、確保環境正義、落實公平經濟

比起川普,拜登除了更關注環保外,也相當關懷弱勢與少數族群的權益。拜登承諾,會修訂並重振1994年第12898號行政命令(EO 12898),解決少數族裔與低收入人群在環境正義上面臨的問題,並保留40%的乾淨能源資金,用於能源部署、減少殘留污染和協助弱勢社群。

舉例來說,在許多貧脊或發展落後的社區,水汙染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居民承受全球化發展的苦果,卻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沒被滿足,因此拜登將致力於改善水質,確保所有社區都能獲得安全的飲用水和廢水處理設施,並減少弱勢社區的空氣污染。

此外,有鑑於新冠肺炎對美國造成的重大影響,拜登也將針對下一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社區風險提前進行評估與準備。

綜合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綠色政策不單只有環保,而是在對抗氣候變遷的同時,也解決社會不平等、加強工人組織和工會權利、提供所有美國人高品質的醫療保健,以及能負擔的安全住宅、乾淨水、空氣等問題。

拜登團隊了解,由於牽涉層面廣,加上任期限制,只靠推翻川普政策、恢復歐巴馬時期的環境法規都不夠,所以拜登上任後,也須與國會的立法機構積極合作,透過一連串法案及立法程序,實現更深遠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