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戰略準則似乎常常在換。

※基層部隊要武器、要人。上級得去要錢。

新聞

一月初平面媒體傳出軍方去李化與國軍新防衛指導十六箴言曝光的新聞,新聞大意為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強調的「整體防衛構想」歸劃,遭到全盤推翻,另外以新版作戰指導來替代,新版作戰據據報載有16個字,分別是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

※台灣戰略準則似乎常常在換。

上述新聞主要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倡的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被推翻,也就是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構想,有可能會依據報載的那樣被這16個字所取代。外界的第一個印象是「人亡政息」,而且這種作戰指導常常在換。

這種類似口號或是準則的根源除了從網際網路搜索關鍵字外,大眾也可以從每兩年出版的國防報告書,或是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軍方公版的文書中看得到;這些作戰指導通常是4個中文字1句,最多4句,摘錄如下:

積極防衛、有效嚇阻;防禦固守、有效嚇阻;防禦固守、重層嚇阻;聯合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決戰境外、擊敵於半渡……等不一林林總總。比較有歲月的朋友還聽過這種「口號」-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原來這種「口號」文化已有悠久的歷史。而就長久的軍方建軍史來說,似乎每隔幾年這類口號就會變動,這也難免會讓外界有「人亡政息」的既定印象。

有些學者會說,作戰指導之所以改變是因為敵情變動、兵力與火力的調整而做滾動式的修正,因此上述轉變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整體上來說,台灣軍事戰略從1960年代以後,就是從攻勢作戰走向守勢作戰,也就是隨著美軍撤離、兩岸軍力的增減等因素,目前台灣只能以防衛作戰為主。

即使如此軍事學術界的討論氣氛依舊很熱絡,例如守勢戰略下也有攻勢作為的論調,像我們可以用新購入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或是新型陸攻飛彈,先行攻擊對方集結地等等討論。這些在學術界或是理想面都很有趣,然而基層部隊卻不是要這種討論。

※基層部隊要武器、要人。上級得去要錢。

三軍基層部隊軍士官兵都是奉令行事,講白話就是上級要我打哪邊、去哪邊,部隊就去打哪邊,否則是觸犯軍令需嚴處;至於層級很「高」的作戰指導原則與方針等等並不在基層部隊的考慮內。

基層部隊並非怯戰或是畏戰,但要執行作戰命令總得要裝備與操作的人員。當兵基本上就是較外界社會不自由,這種情形各國皆然,雖然目前軍隊已全然志願役化並提供許多誘因讓青年從軍,但部隊編現比卻始終是內行人士關心的議題,嚴重一點直白的說,這會形成無兵可用或是有兵誤用的窘況。

軍隊的人事運用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那樣美好,以陸軍1個機步營的兵力、設若400人的規模來說,理論上滿編時有400人可用,但真正可用兵力得打個折扣,這些扣除兵力包括在外「支援」、進階受訓、各種專長訓、病號、例休、輪值、「業務」等等,造成實際上能運用的兵員不夠,更何況編現通常不足;更慘的是目前各部隊「雜務」太多-救災、敦親睦鄰、固定祭典、招募對外支援等等,除了編現不足外,幹部還得憂慮怎麼「放」所屬官士兵的假。

人事運用的問題之外更麻煩的是裝備。第一段所論述的作戰指導因台灣為守勢戰略,致使台灣大部分的軍事預算挹注於海空兩軍裝備,但檢視目前海空軍裝備會讓人略顯憂慮:空軍三型主力戰機使用20年以上(F-5不計),海軍主戰艦艇也不遑多讓,輔助艦艇服役期間也是很長。陸軍呢?三型主戰車-M60A3、CM11與CM12戰車用了幾年?妥善率如何?種種後勤與建軍困難軍方不會不知道,但無法更換裝備的最大原因往往就是沒有預算。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軍隊是最花錢的公家單位,目前基層部隊的狀況是,編現比往往不足、運用人力上頗有不足、雜務過多、裝備好像也只是剛好用而已,這時候高層卻還把作戰指導更改當作首要要務?

就基層部隊來看,軍方高層的首要任務就是跟政府爭取預算,講白點就是跟政府要錢,在獲得充足的預算後增添部隊所需的裝備、器具、營舍的翻修整建、薪資增加、軍眷福利的增多等促進青年從軍意願等,這些根本要務不做卻致力於作戰指導的名詞更新,難免讓外界有這是軍中人事紛爭的觀感,因為用軍力防衛台灣的本質並不曾變動;只要軍方高層給我足夠的裝備、訓練好的官士兵,基層部隊去打仗便是。其他都多講的。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