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金牛年開紅盤,牛氣沖天,第一個交易日就創下14937點的歷史新高,關鍵推手正是外資,又大買233億元。預估在全球資金氾濫、台股殖利率仍有3.6%,及整體上市櫃獲利至少成長一成的情況下,外資將持續認錯回補,大盤再漲千點並非夢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統計,外資去年賣超台股5400億元,遠超過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3580億元,主要是3月受新冠疫情影響,大賣3591億元,隨後出手更為謹慎,4月小買、5月又大賣,6月和7月雖有加碼,但從8月起又連賣三個月,眼看台股不跌反漲,且景氣回溫跡象明顯,11月大買千億,大盤上漲9.4%,12月則因耶誕放假效應,上半旬賣超居多,下半旬用力買回,整月買超550億。

隨著外資歸隊,加上一月又是傳統的「作夢行情」,只要題材獲得外資認同,先不論下半年真實獲利狀況,外資極力回補,一旦金額來到千億元,大盤順利上攻7%到8%,那麼,指數就有機會再漲千點。

牛年台股題材豐富,除了眼下最熱門的漲價概念族群,如封測、記憶體、被動元件等,近期報價紛紛喊漲,還有最夯的明星產業電動車,從零組件到組裝,都有被點名的潛力股,以及受惠弱勢美元的原物料族群、股價太委屈的金融股等等,後市都有機會。

從外資近來的買超方向,便可得到驗證。以1月4日為例,外資買超前20名個股,集中在三大族群,分別是權值股的鴻海、台積電與聯發科,PCB的欣興、華通,及金融股的兆豐金和中信金等。

再往前一周看,外資買超前20名,除了權值股台積電、鴻海與仁寶之外,多數落在金融股身上,包括:開發金、兆豐金、永豐金等。顯示外資買股思維,不外乎低基期、強勢股、新產業。

新產業中以電動車最受期待,儘管已有知名分析師指出,以蘋果向來要求高品質來看,拖到2028年新車才問世,都不會令人太意外,這次是供應鏈廠商率先讓消息曝光,使得股價引爆,但畢竟相關規格並不明朗,也就是真正的「Apple Car概念股」還未成形,此時若瘋狂搶股,會有風險。

不過,股價向來領先基本面,多頭時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助漲,法人向來是先買先贏,散戶不想被倒貨,除了嚴控資金比重、隨時觀察法人資金流向,會是明哲保身的不二法門。

話說回來,台股牛年並非沒有一片烏雲,第二季向來是電子股的淡季,尤其在歷經股價已墊高之後,第一季末、第二季初,還有多少漲升空間,大盤是否因此回檔修正,都值得進一步觀察。

還有,隨著新冠疫苗施打,全球經濟順利步上復甦軌道,聯準會何時宣布QE放緩與結束,利率政策的大反轉,等於宣布資金行情告一段落,屆時,投資人應盡速進行股債重新配置,才能持盈保泰。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