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要結束了,很不幸的,今年電影院年度票房收入業績應該為50億附近。比較起之前的高點2015、2017各自達到128億的歷史高峰,比起最高點的那兩年來說,2020只剩下整體業績40%。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入21世紀之後,近十年其他時間約105億到110億之間。所以這年只剩下過往4-5成左右的慘烈票房,好萊塢的大缺席若非還有《天能》、《神力女超人》義氣相挺,外加日本動漫人氣大片《鬼滅之刃》跟韓國夯片《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熱賣,2020年會是一個更慘烈的收尾。

好萊塢片大空缺,這時戲院的空檔除了之前的幾部大片互相扶持之外,台灣本土國片力爭上游,從題材類型到宣傳行銷,用盡力氣與觀眾搏感情,所以才獲得了這場史上相對出色的好票房。

累積截稿前夕,台灣國片今年上映42部,總票房約8.7億上下,單部平均2377萬左右,相較於2019年上映54部累積6.89億來說,去年單部平均票房為1300萬,所以,今年每部片的平均票房高出去年82%左右,幾乎快要翻一倍。

可見今年的品質共鳴度,給觀眾相對有感。去年全靠年底《返校》造就了現象等級的觀影熱潮,前面作品還都沒有破億。

2020年的國片類型上多元豐富,票房最熟悉的鬼片常勝軍:《女鬼橋》別出心裁的時間軸設計讓人驚艷,《粽邪2》更做到類型片的升級與扎實表演(陳雪甄的演出超級氣場比鬼還嚇人)。

青春愛情路線也不可或缺,《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都受到大量學生約會族群青睞。特別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能突破同志片類型的天花板,超越《斷背山》的成績直攻破億,這場任務絕對不簡單。

社會議題的《無聲》更是近年難得一見的犀利之作,中年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喜劇《同學麥娜絲》與同志議題《親愛的房客》這些作品在類型上都耕耘出口碑觀眾,最後金馬獎促成《孤味》徹底大爆發,證明陳淑芳阿姨超過一甲子的努力值得大家買電影票入場。

金馬獎也幫助到了《消失的情人節》,這部奇幻愛情電影票房再上一層樓。今年還真多電影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前面的《同學麥娜絲》也是相仿路線。但《消失的情人節》結局格外感人,令人印象深刻。 

金馬獎加持部分,最讓人不可置信的,就是《孤味》居然能拚出全台近1.8億票房,真是不可思議的里程碑。要說一部談論阿嬤心聲故事的電影能破億,在上映之前應該是沒人敢這樣想,足見台灣觀眾目前對類型上的接受度,不受明星光環包裝,只在乎故事共鳴能否有感受?

這對日後台灣電影開發上,相信能降低雜音質疑。類似《孤味》相仿的題材也更應該值得開發出台灣的本土味,自然能成為走出台灣的國際味。

 今年對下游院線來說是不好過的一年,整體營收下滑5-6成,特別是3-4月的時候只剩下1成不到,電影院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至今仍未修復失土。所以整體營業額下修之下,外加國片努力耕耘,所以今年國片市占率可能來到近10多年來的歷史「次高」,請參考下面近15年來的國片市占率,以及該年度的重要票房電影。

 

2006:1.62%(《詭絲》、《國士無雙》、《奇蹟的夏天》)

2007:7.38%(《色,戒》、《不能說的‧秘密》、《練習曲》)

2008:12.09%(《海角7号》)

2009:2.13%(《刺陵》、《不能沒有你》)

2010:7.31%(《艋舺》、《父後七日》

2011:18.65%(《賽德克‧巴萊》上下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雞排英雄》、《翻滾吧!阿信》)

2012:11.9%(《愛》、《犀利人妻》、《痞子英雄》)

2013:13.96%(《大尾鱸鰻》、《總鋪師》、《看見台灣》)

2014:11.54%(《等一個人咖啡》、《大稻埕》)

2015:11.13%(《我的少女時代)、《大囍臨門》、《紅衣小女孩》

2016:4.77%(《大尾鱸鰻2》、《樓下的房客》

2017:6.91%(《紅衣小女孩2》、《血觀音》)

2018:7.51%(《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角頭2》、《花甲大人轉男孩》、《人面魚》)

2019:6.8%(《返校》、《第九分局》、《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2020:17.4%預計比例 (《孤味》、《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