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最新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其中常見有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等。不論癌別,或多或少都需經手術、輔助性化放療等療程,在這些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食慾降低」、「口腔不適」、「難以嚥食」的狀況,將提高病人營養不足的風險,進而影響療程耐受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瑞坤醫師表示,癌症病患中有8成5的患者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尤其消化道相關的癌別如食道癌、胃癌、腸癌等要特別注意「營養支持」,這是照護癌友的關鍵。不僅要做術前營養評估狀況,術後更要把握「黃金復原期」,國際上也有相關研究,建議腸癌應在手術後的8週內啟動輔助性的化放療較佳。謝瑞坤醫師建議,「術後黃金8週復原期」要積極營養介入,幫助患者恢復自身能量,以順利完成後續療程。
營養師張毓雯表示,癌症患者會在治療過程中發生食慾不振的狀況,其中「體重」是癌症治療過程中重要的指標。患者補足營養、減少體重下降速度,才有足夠體力繼續面對癌症治療,也避免治療中斷。在手術過後的8週時間內要積極儲備營養,建議掌握5大營養管理關鍵:高蛋白、高熱量、鋅、麩醯胺酸及低GI。
謝瑞坤醫師補充,癌症患者的治療過程十分辛苦,良好的營養照護能幫助患者有更多的能量接續療程。目前,臨床經驗上也越發重視營養的評估與介入,許多醫院都配有「營養照護師」,針對不同的癌友提供個人化的營養補充計畫,讓病人可以透過營養飲食來補足體力,面對接下來癌症治療的挑戰。
*根據完膳營養素腫瘤配方愛護計畫問卷,108位癌友回饋體驗2個月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