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島風雲/陳光復質疑福利典範漸失 展現重拾執政決心

▲陳光復認為他打造澎湖成為「福利典範」已漸漸消失,優質的財政管理也失去,因此決定再度請纓上陣,為2年後的綠色執政再次爭取鄉親的支持。(圖/記者張塵攝,2020.12.01)
▲陳光復認為他打造澎湖成為「福利典範」已漸漸消失,優質的財政管理也失去,因此決定再度請纓上陣,為2年後的綠色執政再次爭取鄉親的支持。(圖/記者張塵攝,2020.12.01)

記者陳志仁/澎湖報導

前澎湖縣長陳光復卸任後,對這片他深愛的故鄉依舊無法忘情,即便中央安排擔任5G電信公司董事長,依然每周往返台澎間與鄉親頻繁互動;陳光復認為他打造「福利典範」的澎湖縣已漸漸消失,優質的財政管理也失去,因此決定再度請纓上陣,再次爭取鄉親的支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光復表示,2018年台灣高齡人口突破14%,正式成為高齡社會的一員,那誰來照顧失能人口?高齡者如何維持健康,成為產官學的重要議題論述﹔在瑞士的老人時間銀行可以成為台灣高齡化的配套,由60歲老人服務80歲老人為概念,「讓老有所終,壯有所用」;未來就能在澎湖打造時間銀行行動城市,發展出關懷互助、慶生喘息與圓夢以及跨專業長照服務,可以自行使用、親友或捐贈時數。

▲陳光復希望善用澎湖的廢棄營區、校舍,開發成為優質的養生村,讓長者可以種菜、水果以及花草,並提供簡易民宿讓子女渡假,陪伴長者。(圖/記者張塵攝,2020.12.01)
▲陳光復希望善用澎湖的廢棄營區、校舍,開發成為優質的養生村,讓長者可以種菜、水果以及花草,並提供簡易民宿讓子女渡假,陪伴長者。(圖/記者張塵攝,2020.12.01)
陳光復也希望善用澎湖的廢棄營區、校舍,開發成為優質的養生村,讓長者可以種菜、水果以及花草,並提供簡易民宿讓子女渡假,陪伴長者養生村和養老院的功能不同,一般長者不願意到養老院就是沒有辦法自理,又不捨離開子女,養生是可以自行活動自理,而且是雙向互助,更是社會安全網的一環,特別是不符合長照服務資格、長照評估後未符合標準的志工與民眾,能夠用時數交換照顧,降低社會問題的風險,能真正長出提領交換,落實時間銀行及養生村的精神。

陳光復同時提出,希望將澎湖打造成一座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國際醫療特區」,並開放國內外的醫療機構、生技研究中心進駐,進行疫苗、癌症、幹細胞、醫美、免疫療法等療程服務;由於澎湖的醫療資源相較台灣本島少,未來若能打造醫療特區,將可吸引國內外優秀的醫療人才,資源自然就會變多,既可改善醫療環境,也可以替澎湖招商創造經濟效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