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08新課綱對高中教育以及升學制度帶來的改變,今年7至10月,台大社會系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託,於全台灣各個縣市舉辦總共50場公民審議會議,希望全台高中師生、家長與大學端,都能針對新課綱和學習歷程檔案發表意見,台大社會系教授、計畫主持人林國明也在今(12)日公布調查結果,並向教育部提出十大問題以及政策建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大問題以及政策建議包含,一、放寬容量限制, 提升系統穩定性。二、延後上傳期限,保留充裕的學習時間。三、尊重學生自主 性,不強制上傳檔案。四、改善教師員額不足,增辦新課綱研習課程。五、提升 學生資訊能力,補足各校硬體設備。六、教師認證強調真實性,不必過度介入內容。七、大學提供準備指引,重視學習歷程檔案。八、提供課程學習成果準備建 議,加深高中與大學對話。九、改善資源不平等,呈現多元地方特色。十、深化新課綱精神,避免僅落入升學的功利思維。

其中針對,放寬容量限制部分,有參與者反應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在介面上有不夠人性化、以及當機等問題,學校卻無法找到負頁單位反應,教育部應直接針對平台系統做進一步解決與改善,也要加強相關單位對於系統維護的即時性,持續修正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平台的使用問題。另外,教育部與各校應該延後「學生上傳」與「教師認證」的時間, 並且可以多加利用寒、暑假期間,讓同學能夠有充裕的時間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同時教師也能擁有更多時間進行建議、修改與認證。

且高中家長與老師都反應,目前的師生比人數仍然偏低。在教學現場所遭遇的困境之一,就是師資人力尚不足以支援新課綱所增設的課程。在審議現場中,高中端也很明確地建議,教育部未來應該增加教師員額、改進各校 師生比例。新課綱要求高中老師付出更多責任在指導同學進行多元的學習活動,其衍生的教學勞務付出要有相關的支持,教育部應該提供相對應的鐘點費。

而在各界所關注的資源不平等、軍備競賽等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但在每場審議討論的結果中,不論是大學教授、高中老師、高中同學與高中家長,所有身分的參與者幾乎都同意學習歷程檔案不可能完全是由錢所堆出來的。

林國明指出,學習歷程檔案一大的審查共識原則就是「獨特性」,要在近百份資料中脫穎而出,實際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故事獨特性如實地呈現出來。因此不論是舊課綱、還是新課綱的確都會有社會資源不均等的問題,大學教授在選才時希望從連結新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中,看到動機強、獨特性高、有想法的學生,非都市地區的學生也能因為具備這樣的能逆與特質而被看到。

不過資源不均的問題仍然要解決。林國明,建議教育部與相關單位應該研擬如何將108課綱資訊以更具普及與公共性的方式傳遞,讓不同社會階層與城鄉的高中生、教師和家長們都能在不花費過多成本的前提下,認識108課綱的相關資訊與制度內容,而非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進行升學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