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家和/採訪報導


糖尿病控制不能只顧血糖 更要注意心血管共病風險


「我想說就有在吃血糖藥,所以平常飲料也是繼續喝,沒想到後來回診一驗,血糖真的超標得太誇張!」糖尿病友涂女士回憶,當初因為肩膀疼痛就醫,意外驗出高血糖,後來雖然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然而未固定回診且飲食放任,體重與血糖都持續走高。醫師提醒,糖尿病照護已從過去的血糖控制,逐步轉向血糖、心血管、體重管理的「三合一」趨勢,才能滿足病人需求,也能減少病人的併發症風險,降低未來的後端醫療支出。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國內糖尿病發生率正在「順時鐘」加速,平均每3分鐘就新增一名患者,一年新增16萬的糖尿病人之中,以40歲至64歲所佔比例最大宗,其次是65歲以上長者。杜思德表示,40歲至64歲是社會上生產力最高的族群,易因事業繁忙而未妥善控制血糖,導致心血管等共病風險上升。而台灣65歲以上長者有近14%面臨糖尿病,顯示「疾病高齡化」與「病齡長期化」是台灣糖尿病的主要問題。


杜思德說明,僅在2000年至2014間,糖尿病併發心衰竭的人數成長了1.85倍,因心衰竭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則上升2.6倍。杜思德指出,65歲以下的糖尿病人由於發病年紀輕,會面對病齡長期化所引起的微小血管病變、心衰竭等疾病。近年國內外的糖尿病照護趨勢,在血糖控制之外更並重心血管風險與器官保護。杜思德提醒,糖尿病人不但要注意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3大血糖控制指標,也應每年檢視自己身體的「檢查清單」,包括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等指標,才能遠離共病威脅。


杜思德表示,在2018年之後,第2型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已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衰竭、慢性腎病變發生風險納入其中,藥物的選擇應對上也愈來愈個人化,尤其4560歲的糖尿病發生後,餘命損失風險更高,更應該積極控糖。杜思德指出,如為第2型糖尿病,本身生活作息不正常、有體重控制困擾;或是老年糖尿病族群,考量低血糖風險與大小血管併發症,都建議尋求醫師諮詢適合的治療。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的照護指南指出,第一線治療過後無論有無達標,只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皆優先考量合併使用腸泌素來幫助控糖、保護心血管、調節體重。





 


決戰在前期開始就做好 腸泌素「智慧調節」控血糖兼顧體重


涂女士在陳宏麟診所就診後,另在住處附近診所就醫領用口服血糖藥,但期間飲食未加控制,甚至回診前仍綠奶不離手,再至陳宏麟診所時,糖化血色素一度飆高至9。涂女士的主治醫師、陳宏麟診所院長陳宏麟指出,涂女士有明顯血糖控制不佳合併BMI過高問題,經醫病共同決策後,決定給予腸泌素針劑治療,3個月內糖化血色素即成功降為7以下的達標範圍,體重同步下降近6.5公斤,且腸泌素針劑量可適當調整,減少治療副作用機率。


陳宏麟指出,糖尿病照護觀念已與過去不同,「決戰在前期,開始就做好」,只要協助病人在最快時間內達標,就能降低未來因共病引發的其他疾病問題,對病人來說不啻為更佳的穩糖策略。陳宏麟解釋,涂女士所用的腸泌素是目前最新的控糖達標武器,能調節胰島素釋放,而且在血糖高時才會作用,等同於對血糖進行「智慧調控」。而且腸泌素能減少胃排空,抑制過量食慾,讓病人的食慾、體重、血糖維持在一個「甜蜜點」,同時讓血糖達標、體重控制、食慾也降低。涂女士也自訴,採用腸泌素治療後,現在每餐食量下降,只吃一些東西就有飽足感,也不會有噁心、饑餓等副作用。現在一周一次的腸泌素已納健保給付,病人可與醫師討論更適合自己的控糖方式。


陳宏麟強調,糖尿病照護已從「血糖為中心」轉變為「保護為中心」,治療上講求控制血糖並減少胰島細胞過勞、降低心血管風險、良好體重管理等三大需求。尤其糖尿病人發生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出4倍,保護心血管至關重要。過去糖尿病治療因為血糖波動導致肥胖率高,「糖胖」問題也令病人不勝困擾。現在藉由腸泌素的多重機轉,可以有效穩定血糖助達標,且能體重控制持續有效。陳宏麟呼籲,應該在對的病人、對的時刻、採用對的治療,以降低糖尿病併發症與延緩發生,勿等到低血糖、肥胖等狀況日積月累,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政府也應重視糖尿病藥物的給付規則,讓更多糖尿病人能夠健康生活,降低糖友老年後的後端醫療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