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兩岸相關新聞很熱鬧。先是捷克參院議長率團訪台,引發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放話要捷克議長「付出沉重的代價」。然後是美國解密雷根時代對台的六項保證,表明持續對台軍售與反對武統的立場。美國國防部接著發佈兩岸軍力報告,認為兩岸軍力近年嚴重失衡,將繼續軍售足以防衛台灣的武器。而中國國民黨研究了半年的「黨務革新方案」也已完成,將在本週中常會中提報,包括重申「中華民國」的核心立場,以一中各表為前提下的「九二共識」,及尋求統獨以外的「第三條路」,希能突破現有紅帽子困境。
先從政治問題談起好了。國民黨一直沒有搞清楚,任何有效的國際關係或兩岸論述核心,不該是複雜的歷史脈絡或法理論證,而是簡單的行為準則,一如法律是以人的行為而非其身份,來界定其有罪無罪。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最大弱點,就是仍以「中國」、「共產黨」等身份論述為核心,甚至某些獨派仍迷戀血統論。這種論述在扁朝之後曾一敗塗地,近年卻因香港事件和大陸一系列對台強硬宣言,強推一國兩制,炫耀軍力恐嚇武統,而重獲人們青睞。顯見引犯眾怒的不是統獨立場,而是拎著棒子恐嚇我們的「行為」。
所以,國民黨該區分的,是中國大陸執政者的「態度」,而不是無視於對岸執政者鷹派與鴿派的差異,一味應聲附和對岸執政者。近日偏藍人士聚會中,許多人都懷念起胡溫時代,那時氛圍真叫改革開放,而非現在習時代的肅殺冷酷。國民黨大可表明願意促進與鴿派合作的兩岸和平發展,卻絕不接受鷹派的武統恐嚇與威脅利誘,畫下明確紅線,想談就好好談,但要打我們也不怕打。
換句話說,在兩岸問題上,國民黨任何宣示與改變,皆已無法取得人們信任。但畫出紅線與底線,並在各個事件中明確表態,不怕得罪習政權,才會讓人們相信國民黨有所轉變,像個民主自由國家的政黨,而非對岸的奴才。
講白了,台灣雖小,但就是根啃不動的硬骨頭。面對對岸的獅吼功,我們站住不動比中指也就夠了,剩下是對岸自己的政治決定問題。雖有風險,雖然免不了恐懼,但面對恐懼而不退縮,從容應對,才是勇氣。
但是,真正的勇氣並不是憑藉空洞的人心和憤怒,而是真正的實力,也就是國防軍力,那才是我們敢對老虎比中指的根底。幻想兩岸開戰,美日來援,與依賴對岸善意跪求和平,一樣的不切實際。
兩岸軍力失衡,是不爭的事實。台灣軍隊到底能不能打?能否足以應付一場全面戰爭?的確是個問號。究其根本,扁政府時代敵視軍人,馬政府時代從募兵制到大幅縮減軍力,都是原因。馬政府第二任時,國防部後備司長來向立委說明後備兵力只有四個月訓練,便嬉皮笑臉的一直重複:「兩岸現在情勢和緩,所以國軍可以輕鬆點。」如果這種想法是對的,那何不把國軍全部裁光算了?國軍高官不專注本職學能與實戰戰力,而想依賴政治情勢夾縫求生,此種態度,才是國軍弱化的根源。
面對兩岸軍力失衡與真實的威脅,但該傷腦筋的是如何提升戰力戰法?而不是避戰求和。照馬英九和蘇起等人的邏輯,七七抗戰根本不該打,汪精衛等人才是對的。當時平均傷亡十個中國兵,才能換得一個日本兵傷亡,上海一戰幾乎打光了十年建軍的德制裝備中央軍。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有些仗不想打也得打,因為那是生活方式與國家尊嚴之戰。「寧可站著死,也不願跪著活」,不只是一種口號,更是很多人面對極端狀況時的心情。
以台灣現況,買美國的高科技高級武器來加強戰力,當然是免不了的,但是高科技也就等於高昂的作業維持費,台灣的財政受得了嗎?比較務實的反而是加強後備戰力,全民皆兵,讓敵軍上了岸也無法佔領,拉高敵軍戰爭成本到難以承受地步,才是最好的「嚇阻」。
回到政治問題,國民黨並非完全沒有救,但如果站住現有立場不動,那就真的沒有救了。國民黨如果能用「行為」和「態度」來為兩岸畫下紅線,以務實態度改革國防,重建軍人的尊嚴,表明自己作為一個民主自由國家政黨的邊界與原則,有所為亦有所不為,可笑臉時堆笑臉,該開砲時便開砲,像個腰桿挺直有骨頭的大人,才能重新贏得人們的尊重與信任。
戰爭與和平,武力與外交,向來是一種辯證法的存在,依賴道德感與恐懼感從來就難以存活。冷戰70年,天天喊打卻沒有真打,背後依恃的邏輯是成本太高,而不是誰的善意。讓台灣人們更深入瞭解危機時代的辯證法,也許比成天在矛盾兩難中選邊站,更能建構務實的國家安全共識。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mailto: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國民黨該區分的,是中國大陸執政者的「態度」,而不是無視於對岸執政者鷹派與鴿派的差異,一味應聲附和對岸執政者。近日偏藍人士聚會中,許多人都懷念起胡溫時代,那時氛圍真叫改革開放,而非現在習時代的肅殺冷酷。國民黨大可表明願意促進與鴿派合作的兩岸和平發展,卻絕不接受鷹派的武統恐嚇與威脅利誘,畫下明確紅線,想談就好好談,但要打我們也不怕打。
換句話說,在兩岸問題上,國民黨任何宣示與改變,皆已無法取得人們信任。但畫出紅線與底線,並在各個事件中明確表態,不怕得罪習政權,才會讓人們相信國民黨有所轉變,像個民主自由國家的政黨,而非對岸的奴才。
講白了,台灣雖小,但就是根啃不動的硬骨頭。面對對岸的獅吼功,我們站住不動比中指也就夠了,剩下是對岸自己的政治決定問題。雖有風險,雖然免不了恐懼,但面對恐懼而不退縮,從容應對,才是勇氣。
但是,真正的勇氣並不是憑藉空洞的人心和憤怒,而是真正的實力,也就是國防軍力,那才是我們敢對老虎比中指的根底。幻想兩岸開戰,美日來援,與依賴對岸善意跪求和平,一樣的不切實際。
兩岸軍力失衡,是不爭的事實。台灣軍隊到底能不能打?能否足以應付一場全面戰爭?的確是個問號。究其根本,扁政府時代敵視軍人,馬政府時代從募兵制到大幅縮減軍力,都是原因。馬政府第二任時,國防部後備司長來向立委說明後備兵力只有四個月訓練,便嬉皮笑臉的一直重複:「兩岸現在情勢和緩,所以國軍可以輕鬆點。」如果這種想法是對的,那何不把國軍全部裁光算了?國軍高官不專注本職學能與實戰戰力,而想依賴政治情勢夾縫求生,此種態度,才是國軍弱化的根源。
面對兩岸軍力失衡與真實的威脅,但該傷腦筋的是如何提升戰力戰法?而不是避戰求和。照馬英九和蘇起等人的邏輯,七七抗戰根本不該打,汪精衛等人才是對的。當時平均傷亡十個中國兵,才能換得一個日本兵傷亡,上海一戰幾乎打光了十年建軍的德制裝備中央軍。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有些仗不想打也得打,因為那是生活方式與國家尊嚴之戰。「寧可站著死,也不願跪著活」,不只是一種口號,更是很多人面對極端狀況時的心情。
以台灣現況,買美國的高科技高級武器來加強戰力,當然是免不了的,但是高科技也就等於高昂的作業維持費,台灣的財政受得了嗎?比較務實的反而是加強後備戰力,全民皆兵,讓敵軍上了岸也無法佔領,拉高敵軍戰爭成本到難以承受地步,才是最好的「嚇阻」。
回到政治問題,國民黨並非完全沒有救,但如果站住現有立場不動,那就真的沒有救了。國民黨如果能用「行為」和「態度」來為兩岸畫下紅線,以務實態度改革國防,重建軍人的尊嚴,表明自己作為一個民主自由國家政黨的邊界與原則,有所為亦有所不為,可笑臉時堆笑臉,該開砲時便開砲,像個腰桿挺直有骨頭的大人,才能重新贏得人們的尊重與信任。
戰爭與和平,武力與外交,向來是一種辯證法的存在,依賴道德感與恐懼感從來就難以存活。冷戰70年,天天喊打卻沒有真打,背後依恃的邏輯是成本太高,而不是誰的善意。讓台灣人們更深入瞭解危機時代的辯證法,也許比成天在矛盾兩難中選邊站,更能建構務實的國家安全共識。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mailto: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