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一名自美返台的無症狀少年確診新冠肺炎,但該案例是在居家檢疫期間,被彰化縣政府主動通報採檢才確診,是全台首例無症狀居家檢疫確診者。指揮官陳時中啟動政風單位介入調查,認為彰化縣違背目前「有症狀才採檢」的中央防疫政策,廣泛篩檢無症狀居家檢疫者。不過為何許多公衛學者都大力推廣普篩,就有網友質疑後續的醫療成本驚人,直言「未必是好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日在PTT就有多篇文章討論彰化縣衛生局採檢一案,其中就有網友指出目前許多公衛學者都大力推廣要全面普篩,但不少感染科醫師出身的防疫醫師就有著不同見解,原PO就分析這是「精準的統計數字 VS 節省醫療資源(最重要避免醫療崩潰)」的問題,他表示公衛學者雖然強調普篩的重要性,不過「普篩完,普篩出來的病人接下來如何處理就不關公衛的事,但關醫師的事」。

▲網友認為公衛學者的說法是沒有考慮到醫療成本的問題。(圖/翻攝自PTT)
▲網友認為公衛學者的說法是沒有考慮到醫療成本的問題。(圖/翻攝自PTT)
他接著從病房和醫護人員兩方面解釋後續的醫療成本問題,原PO就解釋疫情初期台灣制定了一套很嚴格的SOP,陽性病人不管重症、輕症、無症狀,通通會關在負壓病房,直到二篩、甚至三篩陰性,才會被放出,此外就算整間醫院只收進了一個陽性無症狀病人,醫院還是得幫這位病人安排一組醫護專門照顧這病人,24小時都要有專責醫護,「醫師可能要2人,護理師要3人,最高規格下,這組醫護是不可以去碰其他非新冠肺炎的病人」,因此他就指出「一個無症狀病人除了可能占用負壓病房2、3月外,還會浪費了一組醫護人員2、3個月」。

文末他也補充表示,雖然目前SOP並非十全十美,但直接加入普篩後,SOP後續流程勢必大修,而目前台灣政府各相關單位,以及各醫療院所都對這套SOP已經非常熟悉了,「在疫情未有明顯變化前,進行大修未必是好事,以多次小修取代一次大修應該是比較可行的辦法」。(編輯:楊智傑)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