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今(11)日公布第一年成果發表,包含建置200個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模組,培育逾300名種子教師,並編寫出了16族族語、一族6冊的原住民族科學教育教材,未來也將在清大以傳統建築的方式首創「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
教育部國教署持續推動原住民族教育,除充實各項課程,更以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自然智慧為基礎,建立原住民族科學教育實踐與發展平臺。「發現天生科學家: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今日於教育部舉行,期盼鼓勵更多教師投入原住民族科學教學模組製作。
「發現天生科學家:原住民族文化科學學習實踐與發展十年計畫」由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清大辦理,計畫包括「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自然科學知識體系探討」,從原住民族文化觀點探討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自然知識所蘊含的科學內容,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表示,108課綱強調跨域學習,原住民族生活在大自然中,體察大自然節氣、雨水及陽光後,讓土壤長出最好的植物,呈現出跨域的科學,因此,在新的課綱中,希望學生都可以學到原住民族的科學知識。
計畫主持人、清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主任傅麗玉指出,原住民族是天生的科學家,原住民族生活在大自然裡,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學習場域,原住民對待大自然與學習科學的態度也值得學習,她也強調,這一套教材除了作為自然科學的教材,同時搭配點讀筆,讓學生學習族語,得以多方運用,同時也建置英語系統,打入國際,而不是只針對原住民學生,「這是一套可以讓每個人學習運用的教材。」
該計畫第一年期執行成果包括建立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網站「飛鼠部落」、建置「原住民族文化自然智慧資料庫」、辦理3梯次「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原住民族文化科學教學模組」製作研習班,並新增200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模組」。另外,辦理16場「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智慧講座」,更研發原住民族科學教育教材與數位學習內容的《吉娃斯愛科學》16族語版繪本及點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