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測度的物質世界,在藝術家手上,成為無法丈量的材質關係。高雄市立美術館所屬的兒童美術館,特別推出全新展覽《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專為5-12歲孩童及家庭所規劃,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如白膠、塑膠、碳纖維等的限制與想像,當水泥不蓋房子、釣魚線不釣魚,會是如何的呈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表示,兒童美術館現正展出的三個展覽《藝術,在這裡》、《收藏,這樣做》以及本次新展《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其實是環環相扣的,整體都是在談論美術館多元而豐富的典藏。

▲展覽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圖/高美館提供)
▲展覽打破觀眾對常見藝術品材料的限制與想像。(圖/高美館提供)
此次展覽邀請到藝術家潘娉玉和五位不同時期的「高雄獎」得主-黃彥超、蔡玉庭、廖敏君以及本屆「2020高雄獎」的石孟鑫、簡佑任,分別為展覽量身訂做參展作品。水泥、白膠、塑膠球、碳纖維、白蠟、環氧樹酯等材料,如何傳達連結藝術家的情感、兒時記憶、甚至學習以藝術的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大眾可透過展覽觀察藝術家對某種材料的著迷,並探索其材質魅力所在以及如何作用。

在藝術大學任教的潘娉玉則以星星作為創作主題,談論不同文化對星星圖象的詮釋或延伸性的解讀,她與廖敏君除了參展作品外,更特別為兒童設計「動動手操作區」,意在透過模仿或學習藝術家的創作手法,認識創作的內涵。而以現成品創作的石孟鑫,則歡迎觀眾「互動」參與,透過將物件換位子卡在固定空間的過程中,用不同模式觀看日常再熟悉不過的現成材料。展覽自即日起於兒美館展出至202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