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經濟,我國政府為刺激民眾消費而推出「振興三倍券」,不過,因馬政府時期也推出類似的「消費券」,導致兩者經常被拿出來比較。對此,就有網友討論「三倍券是真的沒用,理解沒錯吧?」貼文引發熱議。
原 PO 在 PTT 貼文指出「台灣人非常愛存錢,除了日常用品之外都不會有額外消費,今天你給他一個使用期限達半年,然後又不限制買日用品的三倍券,那假設我後半年每個月都必須花三千元買日用品,三倍券不就只是替代我其中一個月嗎?我花一千買三千,我那個月還能多兩千現金能存,所以振興到什麼?」
「你還是不會拿去買你平常不會買的東西,這就是所謂替代消費,也是當年消費券的問題,看來三倍券還是無法改善,要避免造成替代消費振興經濟就是給的錢要多然後時間要短,符合人衝動消費的情境,例如政府給你一萬限你給我一個禮拜花完不然就收回,那就非常有機會讓人去花大錢了,這樣理解有沒有問題?」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回應「金額太少本來就是敗筆,時間又拉的這麼長」、「突破盲點,就是金額太少會有替代性消費的問題」、「金額太少不足以改變消費習慣」、「時效太長確實也是重點」、「這真的是政府不承認就是消費券而已,金額這麼少就是替代性消費啊」、「民眾拿一千去換也是爽到政府啦!可以減少舉債,但實際上每個月每人一定花超過一千,甚至是三倍後的三千」。(編輯:張嘉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還是不會拿去買你平常不會買的東西,這就是所謂替代消費,也是當年消費券的問題,看來三倍券還是無法改善,要避免造成替代消費振興經濟就是給的錢要多然後時間要短,符合人衝動消費的情境,例如政府給你一萬限你給我一個禮拜花完不然就收回,那就非常有機會讓人去花大錢了,這樣理解有沒有問題?」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回應「金額太少本來就是敗筆,時間又拉的這麼長」、「突破盲點,就是金額太少會有替代性消費的問題」、「金額太少不足以改變消費習慣」、「時效太長確實也是重點」、「這真的是政府不承認就是消費券而已,金額這麼少就是替代性消費啊」、「民眾拿一千去換也是爽到政府啦!可以減少舉債,但實際上每個月每人一定花超過一千,甚至是三倍後的三千」。(編輯:張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