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孔曉振近期積極參與綜藝節目,和成東鎰、金希沅以及呂珍九錄製《帶輪子的家》,一行人開著露營車到濟州島旅行,讓人見到她海派、親和力強的生活態度。旅行途中,孔曉振與前輩成東鎰聊天,談起她的家庭觀,「我母親不會逼我結婚,她也贊同我的想法,覺得不要因為結婚而結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孔曉振表示一個人生活也很好,可以做的事情變多了,也不容易受到牽制,「我的母親也支持我,她從來沒有催婚。」她分享與爸媽都住在同棟大樓,肚子餓了就能上樓吃飯,某次心血來潮想問母親如何烹飪,反遭對方回:「妳何必學?不用學啦,我煮給妳就好!」讓她不免笑道:「不管結婚還是沒結婚,都會被媽媽當孩子。」
聽到孔曉振與父母仍住在一起,大夥兒的話題頓時轉到「跟父母一起生活與獨立生活的差別」,雖然孔曉振解釋,她跟父母並沒有生活在同個空間,只是樓上樓下,但前輩成東鎰仍好奇提問:「這樣還算獨立嗎?」她聞言接口:「我媽媽不會來我這裡,都是我過去她那邊,父母不會關心我怎麼過生活,因為他們知道我自己就會做得很好。」
筆者認為孔曉振無意間說出了一個很棒的價值觀,點出了現代人很容易產生的迷思:誰說訓練獨立能力,就非離家不可?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一個說法,人要把自己丟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最好是國外,通常會幫助你迅速認識自己、發展自己的潛力、感悟自己的渺小,最後訓練自己更加獨立。
我們都在透過「出走」來尋找意義,總認為旅行可以發現自己,是呀,好多文青都說過這樣的話。
法國女權作家西蒙波娃在《美國遊記》寫上:「我想念那群自由派的美國人,他們參與了這個廣闊大陸的生活⋯⋯」、「美國實在太大,任何說法都會失真。」,字裡行間吐露美國行帶給她的震撼與新奇;心理學家榮格的第二任情婦湯妮沃夫,也是經過一次希臘海灘的邂逅,終於誠實面對自己年華老去、榮格不再愛她的事實。
因此,筆者對於離家能認識自己的說法,算是抱持肯定態度,畢竟把你丟到異鄉,很多生活習慣、語言上的磨合,都足以讓你在適應上需要調整,在這過程裡,你確實容易學習到多元思考的重要性,繼而明白:並不是你的生活模式,才是世上唯一通用法則。
可是我發現,近年來這樣的觀念已成顯學,「顯」到世人心態矯枉過正,一昧認為出國旅行、出國讀書就是好,就是了不起,就是幫助你「認識自己」跟「獨立自主」,如果待在家裡跟父母在一起,就無法學習到這些。
孔曉振的一番話點破了一切:認識自己跟獨立,出走跟在家都能做到,重點是你有沒有時時保持自覺和思考的意識。
異鄉,充其量只是「培養皿」的存在,能夠輔助你加速生長,但真正選擇要不要成長、認識自己,選擇權還是在「你」,在你這個人本身。
就筆者觀察,依然有一些喝過洋墨水,或是到處出國參訪的知識份子,他們只是生活習慣獨立,但思想上仍舊向我們展現了目中無人的自大,多元共融是他們掛在嘴上的口號,但他們巧言好辯,一味貶低東方文化,不尊重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本末倒置。
異鄉生活,反讓他們看輕故鄉;見了高山,就對流水不屑一顧。他們卻忘了,若故鄉都不懂得理解容納,最好是能更理解異鄉?雖說高山自有好風景,但流水裡頭難道就無天地?
跟父母住在一起真的不能獨立、認識自己嗎?孔曉振告訴我們:可以。
事實上不只孔曉振,發明家諾貝爾、作家珍奧斯汀,他們一生都跟父母同住,但思考與創造力源源不斷,足見「認識自己」與「獨立」這事兒,它是不分場域的啦!
再往筆者自己舉例吧,我母親終其一生沒有長時間出國,她卻是我目前看過最懂得優雅生活、處世很有智慧的中年女子,甚至是一眾貴婦、明星、學者女性們的人生軍師。
筆者想強調,出國不出國都很好,因為選擇獨立不獨立,端看你有沒有時時自省的「意識」,沒有必要捧高踩低、二元對立。
最後送大家孔曉振說過的一句話:「我只專注在自己能做到的,只求不後悔。」不要羨慕有錢出國的人,也不要鄙視一生都在家鄉的人,認識自己和思考獨立,都是需要專注己身的功課,如果沒自覺,到哪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