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個副院長的監察院,其實也沒差太多,但缺了吹哨者的民進黨,就真的差很多。
在幾經波折之後,執政團隊終於推出新一屆監察院長與監察委員的名單,由前總統府祕書長陳菊為首,引領出社運界、學界、司法界、原住民、媒體界、政治界等委員名單。監察委員的產生,從推薦、徵詢、討論與決定,經常是長達數個月的時間歷程,不過,至少在 6 月初,就有黨政高層透露,「監察委員的提名,出事了。」可見提名名單所引發的爭議,至少有半個月以上的時間,黨內早就發現問題,但卻遲遲無法處理或解決,顯見這已非單純的決策模式或權力集中所造成的政治判斷失準,而可能是當前執政團隊陷入集體困境而不自知。
不正常的國家,總是有許多不正常的地方。我國擁有世界上極少數的監察院制度,監察委員擁有立法院所沒有的調查權,但監察委員的產生,卻是由執政團隊提出名單,且必須經過最高政治鬥爭場域的立法院通過。立法委員有著經由選舉產生的政黨比例,但在監察委員的名單中,並沒有明定政黨比例,但每次監察委員名單的提出,卻又充滿著政黨政治思考的鑿痕。
不分藍綠,幾乎逃不過此途徑依賴的命定。在野時就支持廢除考監兩院,執政時就依法提名考試委員與監察委員,還藉此想要裂解對方或護送自己人。2008 年馬英九提出原民進黨籍的沈富雄 2020 年蔡英文提出國民黨籍的黃健庭,事後都證明,不但沒有裂解對方,反而都讓自己陣營被叮得滿頭包。
社會期待監察院有著最高的清廉標準與道德形象,但監察院的提名與同意,又在擁有最高政治權力者的手中,根據憲法與增修條文所明定,正副院長與監委的同意權還必須經過政治權力鬥爭最顯著的立法院而通過。因此,要提名者完全跳脫政黨政治、跨越黨派、完全中立,還得尋找到符合高道德標準的人選,若真的可以找齊符合所有條件的 29 位監委,那才叫做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
制度與人為因素共同決定了結果,提名無法完全去政治化,因此不管是扁、馬、英誰執政,監察委員的提名根本跳脫不出政黨政治的框架,社運團體、學界、知識界或底層階級的代表,幾乎都被拿來襯托陪榜之用,倒不如乾脆直接學政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直接分類為政治組、學者組、弱勢組等。政治從來就是分配的藝術,這跟政治道德無關,只是要期待監察委員跳脫藍綠、只問是非不問立場,但從提名,乃至同意權行使,全又都是政治決定,就算所有監委都退出政黨,那所有的人情世故豈會因一紙黨證的消失就消滅殆盡?
對民進黨而言,過去面對較為保守、反對快速改革的臺灣社會,再加上臺灣與中國的特殊關係所涉及的統獨分歧,因此「裂解國民黨」一直是民進黨內不斷被提及的政治戰略。民進黨第一次中央執政時期的國家安定聯盟,就是此戰略最清晰的正式出場。但情勢已經改變,政黨輪替幾乎變成常態,臺灣社會用超高票數給了民進黨中央執政權,還擁有國會的絕對多數席次。在此情況下,還想要以裂解對方,來擴大自己的支持基礎,也正顯露出執政者內心的不安與信心不足。
民進黨之所以取得執政,絕對不是因為有任何國民黨或他黨人士的起義來歸,而是民心之所望,政黨所揭櫫的價值、主張或政策得到人民的認可。因此,請用價值、主張或政策來裂解國民黨,而不是用權位或利益的分配。何況對基層的支持者而言,這種情況情何以堪,執政後,把權位拿來做為攏絡昔日對手的工具,過去痛批的對手,立刻汙點全失,還可以被提名進入必須要有最高道德標準的監察院。這樣的邏輯,到底該怎麼自圓其說?雖然不能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但總不能是非不分,一旦改朝換代,所有的是非黑白就立刻顛倒了呢?
蔡英文與核心幕僚圈的決策文化與模式,涉及黨內各派系權力鬥爭與彼此制衡的問題,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但挾著 2020 年初總統大選勝選、6 月罷韓的高票數,以及香港、防疫、國際情勢變動等外部因素的狂襲,蔡英文當然是在高峰浪潮上,因此黨內各派系當然不敢直攖其鋒,是不是因此就導致決策圈的日漸傲慢?「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字句猶言在耳,權力的過度集中是否致使決策圈忘記原本應該捍衛的價值,以及昔日對底層支持者的承諾與主張?
曾幾何時,民進黨內的新潮流系也許曾經扮演防腐劑的角色,但這都已經是天寶年間的過去式,黨內派系的鬥爭與權力的競逐,讓執政後的民進黨的路線與走向,已經相異於在野的革命時期。權力已經在握,所有的人事安排與政策決定都是動見觀瞻,只要犯錯,民意的反撲,支持度雪崩的借鏡仍在。監察院副院長從缺其實是小事,黨內吹哨者從缺才是真正的大事。
●作者:鄭任汶/資深媒體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正常的國家,總是有許多不正常的地方。我國擁有世界上極少數的監察院制度,監察委員擁有立法院所沒有的調查權,但監察委員的產生,卻是由執政團隊提出名單,且必須經過最高政治鬥爭場域的立法院通過。立法委員有著經由選舉產生的政黨比例,但在監察委員的名單中,並沒有明定政黨比例,但每次監察委員名單的提出,卻又充滿著政黨政治思考的鑿痕。
不分藍綠,幾乎逃不過此途徑依賴的命定。在野時就支持廢除考監兩院,執政時就依法提名考試委員與監察委員,還藉此想要裂解對方或護送自己人。2008 年馬英九提出原民進黨籍的沈富雄 2020 年蔡英文提出國民黨籍的黃健庭,事後都證明,不但沒有裂解對方,反而都讓自己陣營被叮得滿頭包。
社會期待監察院有著最高的清廉標準與道德形象,但監察院的提名與同意,又在擁有最高政治權力者的手中,根據憲法與增修條文所明定,正副院長與監委的同意權還必須經過政治權力鬥爭最顯著的立法院而通過。因此,要提名者完全跳脫政黨政治、跨越黨派、完全中立,還得尋找到符合高道德標準的人選,若真的可以找齊符合所有條件的 29 位監委,那才叫做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
制度與人為因素共同決定了結果,提名無法完全去政治化,因此不管是扁、馬、英誰執政,監察委員的提名根本跳脫不出政黨政治的框架,社運團體、學界、知識界或底層階級的代表,幾乎都被拿來襯托陪榜之用,倒不如乾脆直接學政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直接分類為政治組、學者組、弱勢組等。政治從來就是分配的藝術,這跟政治道德無關,只是要期待監察委員跳脫藍綠、只問是非不問立場,但從提名,乃至同意權行使,全又都是政治決定,就算所有監委都退出政黨,那所有的人情世故豈會因一紙黨證的消失就消滅殆盡?
對民進黨而言,過去面對較為保守、反對快速改革的臺灣社會,再加上臺灣與中國的特殊關係所涉及的統獨分歧,因此「裂解國民黨」一直是民進黨內不斷被提及的政治戰略。民進黨第一次中央執政時期的國家安定聯盟,就是此戰略最清晰的正式出場。但情勢已經改變,政黨輪替幾乎變成常態,臺灣社會用超高票數給了民進黨中央執政權,還擁有國會的絕對多數席次。在此情況下,還想要以裂解對方,來擴大自己的支持基礎,也正顯露出執政者內心的不安與信心不足。
民進黨之所以取得執政,絕對不是因為有任何國民黨或他黨人士的起義來歸,而是民心之所望,政黨所揭櫫的價值、主張或政策得到人民的認可。因此,請用價值、主張或政策來裂解國民黨,而不是用權位或利益的分配。何況對基層的支持者而言,這種情況情何以堪,執政後,把權位拿來做為攏絡昔日對手的工具,過去痛批的對手,立刻汙點全失,還可以被提名進入必須要有最高道德標準的監察院。這樣的邏輯,到底該怎麼自圓其說?雖然不能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但總不能是非不分,一旦改朝換代,所有的是非黑白就立刻顛倒了呢?
蔡英文與核心幕僚圈的決策文化與模式,涉及黨內各派系權力鬥爭與彼此制衡的問題,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但挾著 2020 年初總統大選勝選、6 月罷韓的高票數,以及香港、防疫、國際情勢變動等外部因素的狂襲,蔡英文當然是在高峰浪潮上,因此黨內各派系當然不敢直攖其鋒,是不是因此就導致決策圈的日漸傲慢?「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字句猶言在耳,權力的過度集中是否致使決策圈忘記原本應該捍衛的價值,以及昔日對底層支持者的承諾與主張?
曾幾何時,民進黨內的新潮流系也許曾經扮演防腐劑的角色,但這都已經是天寶年間的過去式,黨內派系的鬥爭與權力的競逐,讓執政後的民進黨的路線與走向,已經相異於在野的革命時期。權力已經在握,所有的人事安排與政策決定都是動見觀瞻,只要犯錯,民意的反撲,支持度雪崩的借鏡仍在。監察院副院長從缺其實是小事,黨內吹哨者從缺才是真正的大事。
●作者:鄭任汶/資深媒體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