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保險業務員或銀行理專,大家都說翻忙了,為什麼呢?最主要就是今( 2020)年7月1日起有4大保險新制上路,包括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調高死亡保障門檻、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及契約服務利潤(CSM)不得低於零,而產學者都認為影響最大的就是責任準金利率調降,長年期保單費率都會調漲,漲幅約在10%至30%不等。此外,台灣民眾、也是政府官員最愛的儲蓄險,雖然不會消失,但因未來儲蓄險要含有一定比例死亡保險,過去「純儲蓄險」將絕跡,許多人也趕在漲價及停售潮前趕搭末班車。
責準金利率降 終身型長年期保單影響大
為因應全球央行降息,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自今年7月1日起將調降,包括新台幣、美元、人民幣、澳幣等全面調降,其中台幣降1碼、即0.25百分點、美元降2碼。錠嵂保經南二營業處區經理李育帆表示,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會對保單與保費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在於這筆錢這是保險公司預先提存、未來準備支付保戶保險金的費用,利率調降導致保險公司要提存的錢變多,因此保險公司通常會透過調漲保費的方式降低提存的壓力,反向來看,若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高時,保費通常就會降低。
李育帆進一步解釋,基本上,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商品,保險公司就要提存責任準備金,因此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終身型險種及長年期主附約保單,例如終身壽險、終身健康險、儲蓄險、長年期定期壽險、長年期定期健康險等,都是這次受影響的對象。此外,由於3年期以下新台幣與歐元保單利率甚至下看到零,也讓過去熱門的儲蓄險保單可能絕跡,就算市場仍找得到,保費也比現在貴上5%至30%。
除保費變貴,壽險保單須提高保障成分,降低儲蓄比重,即要符合死亡保障最低比率規定,例如被保險人16歲以上、30歲以下,死亡保障比率不得低於190%,即16至30歲最低死亡保障必須為保價金1.9倍;31歲以上至40歲以下降為160%;41歲以上至50歲為140%;51歲以上至60歲為120%;61歲以上至70歲為110%;71歲以上至90歲為102%;90歲以上者必須維持100%,也就是說,直到91歲以後保額才會等於保價金。
舉例來說,24歲投保利變壽險,到滿30歲前,死亡保額對應保險價值金都要維持190%,即便儲蓄險的保價金會隨利率每年增值,但再怎麼增加,保額都要是保價金的1.9倍,即保戶繳同樣保費後,分配到保障額度的金額變多、累積到保價金的金額會減少,因此,儲蓄險保單想達到與7月前相同的增值效果,除非拉長繳費年期,否則就得繳更多保費。
不僅如此,宣告利率平穩新制明定壽險業「宣告利率」應考量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更貼近實際債市利率,也就是說,壽險業者不可為了搶市場,再以遠高於市場水平的「宣告利率」來銷售利變保單。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暨系主任彭金隆表示,這機制就是要壓低「宣告利率」,過去我們對於宣告利率規定較寬鬆,保險公司可按市場競爭條件去調整利率,而「宣告利率」就是一般保戶可以感受到類似當期投資報酬率的概念,但7月後「宣告利率」直接鎖定債券利率,等於就是要讓「宣告利率」下來,把保險當成儲蓄理財的誘因下降,過去想買保險獲得較高報酬的人首當其衝。
7月上路的還有保單的合約服務邊際利潤(CSM)不得為負,主要為因應IFRS-17號公報,簡單說,就是所有壽險公司推出的新保單,都不能再賠錢賣,而賣保單不賠錢,不是調漲保費,就是降低保障。
新制上路荷包縮 保費漲1-3成
面對新制上路對市場的衝擊,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鄭中安指出,原則上所有長年期保單在7月1日都會配合預定利率調降而調漲保費,調漲幅度依不同幣別、險別及年期約在10%至30%。此外,壽險門檻法則及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則會儲蓄型,除了費率調漲之外,還會看到商品規格有些許的不同,對於消費者或是業務員來說都有學習及適應的問題,預期對於銷售會有短期影響,中長期來說仍會回歸消費者對於此類商品的需求。
南山人壽提到因7月1日責任準備金利率台幣保單降1碼、美元保單降2碼,整體保費漲幅約在10%至20%之間,固定利率型的保單如壽險、意外及健康險將受到衝擊,尤其以長年期健康險商品影響較大。而利變型商品雖保費亦將增加,但可能有增值回饋分享金的優勢(非保證),受到的衝擊應該會小一點,只是為符合新制,相關保險商品須重新設計故將因而停售,接替的新商品各業者將陸續推出。
富邦人壽認為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會使得利率敏感商品,保費直接調漲,7月起繳費3年(含)內存續期間6年(含)以下的新台幣新契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歸零,此類型商品在無利基礎下,將可能直接消失。國泰人壽也說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多數保障型商品將直接調漲保費,影響較大,傳統理財型商品中,利率變動型商品則可藉由宣告利率減緩影響,但並無特定商品種類因此新制而需停售,僅需調整商品架構後仍可符合新制。
除了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外,影響較大的還有壽險死亡保障門檻法則,死亡保障的最低門檻從100%調高到190%(依年齡不等)。富邦人壽認為,這會降低保價金累積速度,減低儲蓄比重,讓保險回歸保障本質;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將使利率變動型商品宣告利率更趨保守穩健,而合約服務利益(CSM)不得為負值可確保壽險業穩健發展。
7月後儲蓄險將消失?
新光人壽副總經理林漢維則表示,保險新制上路後,對民眾影響較大就是保費變貴,至於儲蓄險會不會消失?還是會存在,錢總是要有去路,只是因為利率下來,加上死亡保障門檻,未來儲蓄險得多一些保障成分,條件會比以前差,若要拿到以前的報酬,付出的成本會多一些,例如你以前買儲蓄險,RR(內部報酬率)可以有2.5%,之後可能少10至20個BP,約0.1至0.2個百分點,IRR變2.3至2.4%,有的人可能就覺得差很多。
兆豐銀行保險代理人處長林春如認為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關係到客戶付的保費及放進去計息的利率,加上這次降幅較先前市場預測高,顯示主管機關對未來利率市場較為保守的態度,之前也傳有大型壽險公司希望一次降足3碼,但考量衝擊可能太大,7月先來一次,預期年底可能還會有一波。而在新的責任準備金利率下,台幣商品和外幣商品的預定利率利差縮窄,加上新制宣告利率貼近債市利率,未來宣告利率反映市場利率現況,短期不易走高。
不過,她覺得責任準備金利率的調整,對利變增額型的影響較小,即保價金雖因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下跌,差額部分若能由回饋金補上(宣告利率-調降預定利率),整體IRR影響不大,對於固定型和還本型(包含利變)影響較大。此外,即便美元降幅比台幣大依責準金與市場利率相較下,美元的空間仍比台幣來的好,美元的商品在設計上賣相較佳。
也因為新制上路後,保單也要調整,甚至因停售潮出現爆單情況。林漢維表示,6月這個月可能會多一點,多少有停售效應,民眾會買且量大的還是儲蓄險較多,當然因疫情影響,加上7月後又要漲價,健康險也有增加。不過,全球人壽副總鄭中安則有不同觀察,因為今年1月1日原本已有一波費率調整,很多民眾當時即已購買相當數額的保險,並沒有看到大的搶購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因應全球央行降息,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自今年7月1日起將調降,包括新台幣、美元、人民幣、澳幣等全面調降,其中台幣降1碼、即0.25百分點、美元降2碼。錠嵂保經南二營業處區經理李育帆表示,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會對保單與保費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在於這筆錢這是保險公司預先提存、未來準備支付保戶保險金的費用,利率調降導致保險公司要提存的錢變多,因此保險公司通常會透過調漲保費的方式降低提存的壓力,反向來看,若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高時,保費通常就會降低。
李育帆進一步解釋,基本上,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商品,保險公司就要提存責任準備金,因此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終身型險種及長年期主附約保單,例如終身壽險、終身健康險、儲蓄險、長年期定期壽險、長年期定期健康險等,都是這次受影響的對象。此外,由於3年期以下新台幣與歐元保單利率甚至下看到零,也讓過去熱門的儲蓄險保單可能絕跡,就算市場仍找得到,保費也比現在貴上5%至30%。
除保費變貴,壽險保單須提高保障成分,降低儲蓄比重,即要符合死亡保障最低比率規定,例如被保險人16歲以上、30歲以下,死亡保障比率不得低於190%,即16至30歲最低死亡保障必須為保價金1.9倍;31歲以上至40歲以下降為160%;41歲以上至50歲為140%;51歲以上至60歲為120%;61歲以上至70歲為110%;71歲以上至90歲為102%;90歲以上者必須維持100%,也就是說,直到91歲以後保額才會等於保價金。
舉例來說,24歲投保利變壽險,到滿30歲前,死亡保額對應保險價值金都要維持190%,即便儲蓄險的保價金會隨利率每年增值,但再怎麼增加,保額都要是保價金的1.9倍,即保戶繳同樣保費後,分配到保障額度的金額變多、累積到保價金的金額會減少,因此,儲蓄險保單想達到與7月前相同的增值效果,除非拉長繳費年期,否則就得繳更多保費。
不僅如此,宣告利率平穩新制明定壽險業「宣告利率」應考量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更貼近實際債市利率,也就是說,壽險業者不可為了搶市場,再以遠高於市場水平的「宣告利率」來銷售利變保單。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暨系主任彭金隆表示,這機制就是要壓低「宣告利率」,過去我們對於宣告利率規定較寬鬆,保險公司可按市場競爭條件去調整利率,而「宣告利率」就是一般保戶可以感受到類似當期投資報酬率的概念,但7月後「宣告利率」直接鎖定債券利率,等於就是要讓「宣告利率」下來,把保險當成儲蓄理財的誘因下降,過去想買保險獲得較高報酬的人首當其衝。
7月上路的還有保單的合約服務邊際利潤(CSM)不得為負,主要為因應IFRS-17號公報,簡單說,就是所有壽險公司推出的新保單,都不能再賠錢賣,而賣保單不賠錢,不是調漲保費,就是降低保障。
新制上路荷包縮 保費漲1-3成
面對新制上路對市場的衝擊,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鄭中安指出,原則上所有長年期保單在7月1日都會配合預定利率調降而調漲保費,調漲幅度依不同幣別、險別及年期約在10%至30%。此外,壽險門檻法則及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則會儲蓄型,除了費率調漲之外,還會看到商品規格有些許的不同,對於消費者或是業務員來說都有學習及適應的問題,預期對於銷售會有短期影響,中長期來說仍會回歸消費者對於此類商品的需求。
南山人壽提到因7月1日責任準備金利率台幣保單降1碼、美元保單降2碼,整體保費漲幅約在10%至20%之間,固定利率型的保單如壽險、意外及健康險將受到衝擊,尤其以長年期健康險商品影響較大。而利變型商品雖保費亦將增加,但可能有增值回饋分享金的優勢(非保證),受到的衝擊應該會小一點,只是為符合新制,相關保險商品須重新設計故將因而停售,接替的新商品各業者將陸續推出。
富邦人壽認為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會使得利率敏感商品,保費直接調漲,7月起繳費3年(含)內存續期間6年(含)以下的新台幣新契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歸零,此類型商品在無利基礎下,將可能直接消失。國泰人壽也說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多數保障型商品將直接調漲保費,影響較大,傳統理財型商品中,利率變動型商品則可藉由宣告利率減緩影響,但並無特定商品種類因此新制而需停售,僅需調整商品架構後仍可符合新制。
除了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外,影響較大的還有壽險死亡保障門檻法則,死亡保障的最低門檻從100%調高到190%(依年齡不等)。富邦人壽認為,這會降低保價金累積速度,減低儲蓄比重,讓保險回歸保障本質;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將使利率變動型商品宣告利率更趨保守穩健,而合約服務利益(CSM)不得為負值可確保壽險業穩健發展。
7月後儲蓄險將消失?
新光人壽副總經理林漢維則表示,保險新制上路後,對民眾影響較大就是保費變貴,至於儲蓄險會不會消失?還是會存在,錢總是要有去路,只是因為利率下來,加上死亡保障門檻,未來儲蓄險得多一些保障成分,條件會比以前差,若要拿到以前的報酬,付出的成本會多一些,例如你以前買儲蓄險,RR(內部報酬率)可以有2.5%,之後可能少10至20個BP,約0.1至0.2個百分點,IRR變2.3至2.4%,有的人可能就覺得差很多。
兆豐銀行保險代理人處長林春如認為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關係到客戶付的保費及放進去計息的利率,加上這次降幅較先前市場預測高,顯示主管機關對未來利率市場較為保守的態度,之前也傳有大型壽險公司希望一次降足3碼,但考量衝擊可能太大,7月先來一次,預期年底可能還會有一波。而在新的責任準備金利率下,台幣商品和外幣商品的預定利率利差縮窄,加上新制宣告利率貼近債市利率,未來宣告利率反映市場利率現況,短期不易走高。
不過,她覺得責任準備金利率的調整,對利變增額型的影響較小,即保價金雖因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下跌,差額部分若能由回饋金補上(宣告利率-調降預定利率),整體IRR影響不大,對於固定型和還本型(包含利變)影響較大。此外,即便美元降幅比台幣大依責準金與市場利率相較下,美元的空間仍比台幣來的好,美元的商品在設計上賣相較佳。
也因為新制上路後,保單也要調整,甚至因停售潮出現爆單情況。林漢維表示,6月這個月可能會多一點,多少有停售效應,民眾會買且量大的還是儲蓄險較多,當然因疫情影響,加上7月後又要漲價,健康險也有增加。不過,全球人壽副總鄭中安則有不同觀察,因為今年1月1日原本已有一波費率調整,很多民眾當時即已購買相當數額的保險,並沒有看到大的搶購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