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小說作家陳耀昌醫師於去年撰文提出訂定「台灣感恩節」的建議,以向四百年來接納各路移民的台灣原住民族表達感恩之心及最高敬意。並在前兩天邀請原民立委伍麗華一同拜訪文化部長李永得,並在臉書寫下「感謝今天李永得部長所提在『台灣感恩日』舉辦『族群藝術嘉年華會』的構想。若能夠成真,會成為國際級節慶。」雖然立意良善,但聽在原住民族青年耳中卻格外諷刺,許多原青紛紛表示反對和憤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美感恩節反思:一個屠殺的節日

廣為人知的北美感恩節故事版本是這樣子:「1620年一群英國清教徒登上「五月花」號,在該年的冬天抵達美國的普利茅斯港,準備展開新生活,卻因為無適應當地環境許多人在第一個冬天喪命。絕望之際,得到當地原住民族的幫忙,這些新移民為了表達感謝,準備了火雞等佳餚宴請原住民族,因此我們有了第一個感恩節,從此歐洲白人和美洲原住民族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事實是如此嗎?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曾公開表示,她絕對不過感恩節,因為這是一個屠殺的節日。北美許多原住民族也會在名為感恩節這天,舉行哀悼紀念被屠殺的祖先,對照整個美國在感恩節瘋狂慶祝和消費的景象,簡直是兩個世界。

在所謂的第一個感恩節過後,英國移民開始侵略美洲原住民族的部落領地。1636年著名的培科特(Pequot)戰役,英國人火攻培科特族部落、屠殺了上百名族人、生還者被流放或是作為奴隸販賣,當時的英國隊長 John Mason 說:「(被屠殺的族人)在火中炙燒、血流成河、發出焦臭的情景實在是可怕;但我們的勝利同他們的犧牲是甜美的,都是為了讚美上帝。這才是真正的感恩節啊……」這樣的感恩,是建立在他人犧牲上的歡慶,又何來尊重和紀念?

台灣感恩節的想像竟也是掩蓋傷痛歷史的歡樂嘉年華?

當然,從陳耀昌醫師的文中,我們能夠感覺到立意良善的反省,他說到這個提議是為了「宣示族群共榮精神 抹平移民歷史傷痕」且應該「重建原民史蹟、古蹟 讓後代省思感恩」,並表示「我們認為,只有『原住民族日』(8月1日),只有總統的道歉,是不足以撫平歷史的傷痕與歉疚。」然而,難道這些歷史的傷痕或歉疚,是透過訂定「台灣感恩節」就可以撫平的嗎?許許多多台灣原住民族遭遇的歷史不正義,其影響是延續至今的「現正進行式」。

原住民族的土地流失至今持續,只是從殖民者直接地掠奪轉變為財團的圈地遊戲。過去禁說方言的政策,讓現在的原住民族青年成為失語的一代,學校卻仍然只有一周兩節宣示性的本土語言課程。蔡英文甫上任就承諾的平埔族群身分法案仍未通過、陳醫師卻要說多數台灣人都有南島民族的血液,這又能代表什麼?在蔡英文以國家元首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後政府頒布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限縮曲解了傳統領域的精神和意涵,致使原住民族的耆老在凱道上紮營抗議至今超過兩年政府卻做出任何調整和改進。

而在2016年王光祿狩獵案被大家看見後,雖然在個案得以非常上訴、甚至由最高法院暫停審理提起釋憲,但至今釋憲未果、相應法規仍未修改調整,許許多多的獵人在這幾年間仍被逮捕調查,正在經歷殖民視角的法律持續折磨。前些日子的槍砲彈藥條例修法,仍然排除了保障原住民族生命案權的制式獵槍納入,讓族人繼續被限定使用著危害自身安全、世界創舉的「自製」獵槍。

文化部長李永得那番國際嘉年華的說詞,更讓我們驚覺,多數人在面對原住民族,仍是九族文化村那樣、單薄而刻板的想像。從日本政府到國民政府,殖民者需要展現「多元價值」時就要原住民唱歌跳舞,但面對原住民族權利回復的課題,卻緩如牛步。這要我們怎麼不擔心,這樣的「台灣感恩節」,是否也只是用「多元共榮」的美名來掩蓋原住民族從未停歇、延續至今的歷史傷痛。

強迫接受的感恩不是感恩

布農族青年 Talum Ispalidav 回應台灣感恩節的議題,在臉書上寫下「原住民族是有答應要給什麼了嗎,還是有什麼轉型正義的重大爭議被解決了、所以可以來和解了?土地還了嗎?民族自決了嗎?感恩?美麗灣都還沒拆餒?」這幾乎是當代原青共同的心聲。在面對白色恐怖歷史,台灣人常說「代誌沒解決,原諒無可能。」那麼,在面對原住民族的歷史壓迫,我們也要同樣把這句話送給所有台灣人。

當8月1日原住民族日已變成殖民者宣揚對原住民族善意的日子,那我們又要如何期待新訂一個台灣感恩節,台灣社會就能進入怎樣的反省?我們一點都不在乎有沒有宣示性的節日紀念,更不要被強迫接受的、霸權式的感謝。如果在台灣,從政府到社會,都仍對於原住民族被殖民的歷史傷痛無法共感,相對應的政策和法律修正在仍以漢人為多數的立法院得不到支持、持續擱置,原住民族的自治之路遙遙無期,那麼增訂定台灣感恩節的意義又在哪裡?難道又只是淪為另一個商人推出促銷、民眾放假出遊的日子,這樣的感恩,未免太過膚淺、虛偽而空泛。

●作者:Savungaz Valincinan/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秘書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