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9日電)香港「反送中」運動今天踏入一週年,各方都認為,這場政治風波至今並未平息,仍有可能繼續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的不穩定因素。
回顧這場風波,始於港府為引渡香港殺人嫌犯陳同佳到台灣接受調查而提出修訂引渡逃犯條例。
2018年2月,陳同佳涉嫌在台殺害同為港人的女友潘曉穎後,獨自返港。由於台港沒有引渡協議,香港警方只能控告陳同佳盜竊及處理贓物罪,無法引渡他到台接受調查。
2019年2月,保安局以陳同佳案為由,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現有逃犯條例,令當局可與沒有簽訂引渡協議的地方進行個案移交合作,以防堵漏洞,當中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
港府提交修例草案後,引發泛民主派反對,擔心修例一旦通過,北京當局就可以明正言順地將希望逮捕的人包括異議人士從香港帶到大陸審訊。
商界人士也擔心,一旦不小心觸犯商業罪行就會被引渡到大陸。
在政府提出修訂草案之初,泛民只是口頭上表示反對,舉辦的示威規模也較小。但隨著各方包括商界的憂慮日益浮現,事件逐漸發酵,加上相關草案即將提交立法會二讀,市民反對的聲音擴大。
同年6月9日,泛民主派團體民間人權陣線發起遊行,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當天遊行由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出發前往金鐘的立法會,有大批市民參加,是一次民意的大爆發。
事後民陣公布有103萬人參加,警方則指高峰期有24萬人。
這也是繼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主辦大會公布)上街遊行抗議政府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後,歷來遊行人數較多的一次,也為日後持續了一年的「反送中」拉開了序幕。
在這次遊行後,政府仍然計畫於同年6月12日將草案提交立法會二讀。為此,泛民方面發動支持包圍立法會,以阻止草案二讀。
同年6月11日深夜起,大批港人響應號召,在立法會及中環一帶聚集,以逼使政府撤回草案。12日上午,示威者占據了金鐘夏愨道與龍和道,局勢開始緊張。
12日當天下午3時許,防暴警察開始施放催淚彈驅趕立法會外的示威者。警方事後公布,當天發射了240枚催淚彈、3發布袋彈、19發橡膠子彈和30發海綿彈,超過80人受傷。
衝突爆發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取消12日的大會,延後審議草案。6月1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例。
同月16日,民陣再度發起反修例遊行,並宣布約有200萬人上街。之後,泛民及其支持者提出「反送中」五大訴求,包括撤回逃犯條例、撤回暴動定義、撤回至今所有抗爭者控罪、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警隊濫權情況以及立即實行雙普選。
同月18日,林鄭月娥召開記者會向香港市民道歉,但並未表示要撤回逃犯條例,而「反送中」示威一波接一波,幾乎每逢週六及週日在港島、九龍和新界都有發生,且演變成與警方的嚴重衝突。
同年9月4日,林鄭月娥正式撤回草案,希望社會可以與示威者展開對話,令香港再向前行。
但林鄭月娥的決定似乎來得太遲,「反送中」的訴求已非要求撤銷修例那麼簡單,而是進一步要求雙普選等民主訴求,其後更滲入了「反中」及「港獨」成分。(編輯:繆宗翰)1090609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年2月,陳同佳涉嫌在台殺害同為港人的女友潘曉穎後,獨自返港。由於台港沒有引渡協議,香港警方只能控告陳同佳盜竊及處理贓物罪,無法引渡他到台接受調查。
2019年2月,保安局以陳同佳案為由,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現有逃犯條例,令當局可與沒有簽訂引渡協議的地方進行個案移交合作,以防堵漏洞,當中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
港府提交修例草案後,引發泛民主派反對,擔心修例一旦通過,北京當局就可以明正言順地將希望逮捕的人包括異議人士從香港帶到大陸審訊。
商界人士也擔心,一旦不小心觸犯商業罪行就會被引渡到大陸。
在政府提出修訂草案之初,泛民只是口頭上表示反對,舉辦的示威規模也較小。但隨著各方包括商界的憂慮日益浮現,事件逐漸發酵,加上相關草案即將提交立法會二讀,市民反對的聲音擴大。
同年6月9日,泛民主派團體民間人權陣線發起遊行,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當天遊行由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出發前往金鐘的立法會,有大批市民參加,是一次民意的大爆發。
事後民陣公布有103萬人參加,警方則指高峰期有24萬人。
這也是繼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主辦大會公布)上街遊行抗議政府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後,歷來遊行人數較多的一次,也為日後持續了一年的「反送中」拉開了序幕。
在這次遊行後,政府仍然計畫於同年6月12日將草案提交立法會二讀。為此,泛民方面發動支持包圍立法會,以阻止草案二讀。
同年6月11日深夜起,大批港人響應號召,在立法會及中環一帶聚集,以逼使政府撤回草案。12日上午,示威者占據了金鐘夏愨道與龍和道,局勢開始緊張。
12日當天下午3時許,防暴警察開始施放催淚彈驅趕立法會外的示威者。警方事後公布,當天發射了240枚催淚彈、3發布袋彈、19發橡膠子彈和30發海綿彈,超過80人受傷。
衝突爆發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取消12日的大會,延後審議草案。6月1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例。
同月16日,民陣再度發起反修例遊行,並宣布約有200萬人上街。之後,泛民及其支持者提出「反送中」五大訴求,包括撤回逃犯條例、撤回暴動定義、撤回至今所有抗爭者控罪、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警隊濫權情況以及立即實行雙普選。
同月18日,林鄭月娥召開記者會向香港市民道歉,但並未表示要撤回逃犯條例,而「反送中」示威一波接一波,幾乎每逢週六及週日在港島、九龍和新界都有發生,且演變成與警方的嚴重衝突。
同年9月4日,林鄭月娥正式撤回草案,希望社會可以與示威者展開對話,令香港再向前行。
但林鄭月娥的決定似乎來得太遲,「反送中」的訴求已非要求撤銷修例那麼簡單,而是進一步要求雙普選等民主訴求,其後更滲入了「反中」及「港獨」成分。(編輯:繆宗翰)1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