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香港百萬民眾走上街頭,自此,這場反送中運動愈演愈烈,直到今天依然峰煙不斷。幾乎每個關鍵日子,香港攝影記者陳朗熹都身在現場,以鏡頭記錄。「長期在該環境下工作,你如何梳理情緒?」他坦言有時也別無他法,「是有情緒的,但都梳理不到,因為事情每天更新,有什麼事發生就要出門。 」
攝影記者的責任 鏡頭下的香港現況
現年26歲的他,2017年畢業後成為攝影記者,之後一直為不同香港及海外媒體工作,包括端傳媒、報導者及彭博新聞社等,亦曾獲多個香港及國際攝影獎項。早一陣子,他憑著於71佔領立法會的照片,拿到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辦的《前線.焦點2019》新聞攝影比賽年度照片。對於一位新聞攝影記者而言,拿獎、出攝影集——這是一張「亮麗」的成績表。
他認為,長遠來說,影像負責留下歷史、提供記憶;至於短期則是監察警察,「例如他們如何用警棍,濫用法律予他們的公權力。 」他覺得所做一切,都只是履行傳媒責任。「作為一個專業的攝影記者,我會想告訴全世界,香港發生什麼事。 」
身穿記者反光衣 亦成水炮車箭靶
自去年6月開始,遊行與衝突次數漸變頻密,警察濫權、制度崩壞的問題亦然;同年10月,警察首次出動水炮車驅趕人群。即使身穿記者反光衣,他亦成為箭靶。「那時水炮車追著我來射,距離只有3至4米,第一次射不中,反而中了我頭頂的招牌;之後他再描凖一次,就射中了我。」
回想過去一年,他覺得整個運動的發展,從6月9號開始一直「無下限」地跌下去。「好像從未贏過。」他舉例,即使去年10月23日,港府已撒回《逃犯條例》修訂,但後續至今——卻是越來越多人受傷,情況也越來越差。同年11月,他首次經歷恐慌症發作,幸好最後亦算跨過。後來他提起,其實早於運動初期,他已找過心理治療師,那時的心態屬於「未雨綢繆 」。「要預先尋找協助,起碼知道事後可如何反應。」
影像是定格 歷史長河看反送中
身為攝影記者,他覺得影像是一種定格,其詮釋會隨時間,或後人理解而有所不同。每個新聞畫面的詮釋,不只有局限於當下的頭破血流。
如同前人的革命史,結果往往由後人詮釋。他覺得,若果拉長時間線,如從歷史長河看反送中,反而難單純以當下好壞,去定調整場運動。「我經常與大家說,不要氣餒,你嘗試放眼未來,大家都會只聚焦當下一、兩天;你嘗試放眼一、二百年後去看,可能對歷史來說是好事。 」
惡法通過 各行各業保持專業
5月28日,「港區國安法」決定草案於人大閉幕會議中,以2878票贊成、1票反對、6票棄權,秒速通過。一星期後的6月4日,香港立法會以41票贊成、1票反對的票數三讀通過了《國歌條例草案》。期間我致電陳朗熹,「你有何打算?」畢竟條例一過,他絕對是高危人物,電話另一頭的他也語帶無奈,「可能是做好自己的本份,真的好老土,可以繼續拍照就繼續拍,運用好相機。又或者,我不會硬碰,轉用另一個模式。 」
他沉默片刻,續道:「因為去到極權來臨時,對我來說,更要保留有用之軀,做到什麼就做,攝影記者最重要的是專業性,所有行業也是,在面對這些時刻時,我們都要保持這份專業,那事情就不會那麼差了。 」
後記:無以名狀是一種狀態
最近,陳朗熹出版了反送中攝影集《無以名狀的力量The Unspeakable》,記錄過去所拍攝過的現場。
我問:「為什麼叫無以名狀?」他想了一會,「那是指運動的狀態,好像有種力量,那是模凌兩可的東西;我可以做到什麼、個人對運動的無力感;又沒有出路,但又有事情想做、有話想說。 」運動的狀態,亦映射了他心中某一塊情感狀態,「當有重大事件在你面前發生,而你剛好有緣份拿著相機,對我來說這是機遇。」
誠然,大家對於香港的未來,其實一點也不樂觀。但我們總要往前走,也要寄語現在與未來的自己:保留有用之軀,皆因身體是記憶與改變的載體。
●作者:湯珮然/新聞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記者的責任 鏡頭下的香港現況
現年26歲的他,2017年畢業後成為攝影記者,之後一直為不同香港及海外媒體工作,包括端傳媒、報導者及彭博新聞社等,亦曾獲多個香港及國際攝影獎項。早一陣子,他憑著於71佔領立法會的照片,拿到由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主辦的《前線.焦點2019》新聞攝影比賽年度照片。對於一位新聞攝影記者而言,拿獎、出攝影集——這是一張「亮麗」的成績表。
他認為,長遠來說,影像負責留下歷史、提供記憶;至於短期則是監察警察,「例如他們如何用警棍,濫用法律予他們的公權力。 」他覺得所做一切,都只是履行傳媒責任。「作為一個專業的攝影記者,我會想告訴全世界,香港發生什麼事。 」
身穿記者反光衣 亦成水炮車箭靶
自去年6月開始,遊行與衝突次數漸變頻密,警察濫權、制度崩壞的問題亦然;同年10月,警察首次出動水炮車驅趕人群。即使身穿記者反光衣,他亦成為箭靶。「那時水炮車追著我來射,距離只有3至4米,第一次射不中,反而中了我頭頂的招牌;之後他再描凖一次,就射中了我。」
回想過去一年,他覺得整個運動的發展,從6月9號開始一直「無下限」地跌下去。「好像從未贏過。」他舉例,即使去年10月23日,港府已撒回《逃犯條例》修訂,但後續至今——卻是越來越多人受傷,情況也越來越差。同年11月,他首次經歷恐慌症發作,幸好最後亦算跨過。後來他提起,其實早於運動初期,他已找過心理治療師,那時的心態屬於「未雨綢繆 」。「要預先尋找協助,起碼知道事後可如何反應。」
影像是定格 歷史長河看反送中
身為攝影記者,他覺得影像是一種定格,其詮釋會隨時間,或後人理解而有所不同。每個新聞畫面的詮釋,不只有局限於當下的頭破血流。
如同前人的革命史,結果往往由後人詮釋。他覺得,若果拉長時間線,如從歷史長河看反送中,反而難單純以當下好壞,去定調整場運動。「我經常與大家說,不要氣餒,你嘗試放眼未來,大家都會只聚焦當下一、兩天;你嘗試放眼一、二百年後去看,可能對歷史來說是好事。 」
惡法通過 各行各業保持專業
5月28日,「港區國安法」決定草案於人大閉幕會議中,以2878票贊成、1票反對、6票棄權,秒速通過。一星期後的6月4日,香港立法會以41票贊成、1票反對的票數三讀通過了《國歌條例草案》。期間我致電陳朗熹,「你有何打算?」畢竟條例一過,他絕對是高危人物,電話另一頭的他也語帶無奈,「可能是做好自己的本份,真的好老土,可以繼續拍照就繼續拍,運用好相機。又或者,我不會硬碰,轉用另一個模式。 」
他沉默片刻,續道:「因為去到極權來臨時,對我來說,更要保留有用之軀,做到什麼就做,攝影記者最重要的是專業性,所有行業也是,在面對這些時刻時,我們都要保持這份專業,那事情就不會那麼差了。 」
後記:無以名狀是一種狀態
最近,陳朗熹出版了反送中攝影集《無以名狀的力量The Unspeakable》,記錄過去所拍攝過的現場。
我問:「為什麼叫無以名狀?」他想了一會,「那是指運動的狀態,好像有種力量,那是模凌兩可的東西;我可以做到什麼、個人對運動的無力感;又沒有出路,但又有事情想做、有話想說。 」運動的狀態,亦映射了他心中某一塊情感狀態,「當有重大事件在你面前發生,而你剛好有緣份拿著相機,對我來說這是機遇。」
誠然,大家對於香港的未來,其實一點也不樂觀。但我們總要往前走,也要寄語現在與未來的自己:保留有用之軀,皆因身體是記憶與改變的載體。
●作者:湯珮然/新聞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