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佳瑩康復之家,有一片大白板寫著行事曆,包含了手工品製作、出外販售等活動,其中每個月到鄰近的輔仁大學販賣的手工Q餅,是康復之家相當自豪的商品。能看到住民們自由進出,,他們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這裡的住民其實是精神疾病的患者,不同於一般人的想像,他們並沒有居住在偏僻的地方,也沒有完全失去與人交流的能力,他們與我們距離很近,只是生病了,他們在這裡努力生活,學習去認識、應對自己的疾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常見的精神疾病患者 思覺失調症

為了能使患者在家與醫院之中有個中繼站,協助患者回歸社會,台灣近年來從國外引入康復之家的概念,在這樣背景下佳瑩康復之家在二〇一二年成立,由社工出身的吳芳德籌辦,能夠容納約五十床左右的住民。而在佳瑩康復之家,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比例較高。思覺失調症過去叫做「精神分裂症 」,即患者的思考、知覺功能出現障礙,典型症狀有幻覺,如幻聽、幻視、觸幻覺等,還有自己被監視、有人要害自己、自己是神明代言人等妄想內容,其餘還有社交退縮、表情平板、活動量減少、言語邏輯不連貫等,也因此讓一般大眾對於患者們的怪異表現感到恐懼。

佳瑩康復之家

康復之家負責人吳芳德主任曾就讀於社工系,並於在醫院擔任社工,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處境他十分清楚,很多人在醫院一住就是二十多年,與外界隔離,精神病患者以前不被正確的認識,由於有的患者可能因被害妄想,情緒性疾病的發作,傷害自己與周遭的人,導致社會普遍對於精神疾病的患者,除了有刻板印象外,更有幾分害怕。他們並不是沒有家庭,但有時反而是家人不想他們回去。

佳瑩康復之家主任吳芳德。(圖/攝影 孫民芳)
由於社會對於患者常觀感不佳,患者很難走出家門,更不用說找工作養活自己,然而家人也不一定懂得如何照顧與應對患者的症狀,長期相處下來,家屬自己大多也產生心理壓力,對患者來說面對家人的焦慮、無助、斥責,其實也助長病情與永遠不會康復的悲觀想法,而康復之家,就是介於醫院與家之間的機構,除了給予專業的照顧,穩定與重建退化的能力,同時也能幫助與教導家屬未來如何患者共處,例如患者們受幻覺症狀所困時,應盡量去同理他們可能接受到的訊息,而不是以異樣的眼光看待、認為他們之後會自己平靜下來。

精神疾病的康復之路

患者從醫院精神科病房出院後,若在家屬無法照顧且有意願的狀況下,就可以來到康復之家成為這裡的住民。康復之家是讓尚無法回歸原本生活獨立的住民們進行復健的住宿式機構,白天進行復健活動,晚上就在這裡住下,現場有專管員督促住民服藥,也有護理師與或職能治療師協助住民復健。

住民晚上就會在康復之家就寢。(圖/攝影 孫民芳)

培養病識感與用藥是住民康復的關鍵,以口頭方式耐心說明,讓病人知道自己為何服藥、要服什麼藥,並在服藥後給予讚美、教導病人自行寫下服藥紀錄情形,增加病人對服藥的責任感。

通常在規律服藥與返診後,住民的症狀會逐漸穩定。而在康復之家住民要重新訓練一些自己退化基本生活能力,像是每日洗澡更衣、做家事、準備餐點,護理師也會教導定時服藥、訓練症狀出現的應對技巧,例如當患者感受到幻聽時,教導他們轉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用耳機聽喜歡的音樂,有些住民也會選擇放佛經來聽。康復之家也鼓勵住民閱讀報紙、新聞,即時接觸時事與有助於增加住民們對生活的現實感。

而住民是可以自由進出康復之家的,多去外面活動能熟悉並運用社區資源,有助於他們回歸社會,住民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出去玩、到就近賣場購物、去運動中心或公園運動,走出康復之家。而康復之家的最終目標,是希望精神康復者能重新建立回歸家庭、職場的自信,以及自立生活的能力。

回歸社區

患者住在康復之家的時間有長有短,通常都要以年為單位計算,除了有生活自理能力、病識感和健康的心態外,身旁親友支持度,大環境的接納也相當重要。吳芳德說:「有著精神疾病這個標記在身,租屋、工作都很難尋找。」

去年有位住了六年的住民在穩定服藥與就診,並找到全職的清潔工作的情況下,成功返回家裡與母親同住,他不時會回來探望與陪伴其他住民,很難想像來到康復之家前,他常說自己能聽見神明指示,更曾因情緒失控而屢次自殺或攻擊親人而強制送醫。

住民們的手製商品。(圖/攝影 孫民芳)
職能治療師黃嬿蓉說,有些住民雖然能力尚不足以離開機構,但在病情穩定下製作手工品、面對人群,在眾多社區中能夠在向人介紹自己手製商品,會覺得自己不再是只能窩在家裡被照顧、被忍受的麻煩累贅。

患者的困境

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的面對的不只是自身疾病的問題,社會大眾的誤會、不諒解對他們來說不僅艱辛,更可能使病症惡化。知道自家旁邊要住著精神疾病患者,大多數民眾都不樂見,然而患者透過定期的服藥,以及疾病識感的訓練,其實可以有效的抑制症狀發作,他們不是隨時都會感受到幻覺,更不會輕易傷害他人。要幫助他們其實不難,盡量不對他們投以異樣的眼光,正常的與他們相處,去了解他們其實和得了其他疾病的人一樣,只是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