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陸兩會放出將於5月28日通過香港國安法之後,各方已有許多評論,相當精彩深入,但我想從一個比較特殊的角度切入:犯罪心理學中的犯罪升級,來觀察這件事的發展,及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犯罪行為最原始的定義,是侵犯他人,對其做出嚴重違反社會道德,或不被社會容忍的行為。這種行為或道德邊界,來自於社會大多數人的共識,或法律的定義。多數的犯罪對受害者而言,都具有一種「意外」的特質,因為在正常社會中,自己不應該會遭遇這麼倒楣的事。

多數罪犯的犯行有一種特定模式,但少數罪犯會發生「犯罪升級」的現象,例如殺人犯升級為連續殺人犯,或遛鳥俠升級為誘姦犯,再升級為強姦犯,再進化為強姦殺人。在犯罪心理學中,罪犯如果在一次犯案後,沒有被制裁或懲罰,便有可能在原有基礎上,進化其犯罪規模或犯罪手法,升級犯罪。

罪犯不是笨蛋,犯罪升級通常也代表著風險加大,這成本效益他是算過的。罪犯之所以會升級犯罪,背後通常已進行過兩種評估:一是價值評估上,覺得以往的犯罪不划算或不過癮,花老子那麼大力氣卻只搶了超商,下次就想搶銀行。二是風險評估上有機會,因為之前的犯罪沒被抓到,或抓到後沒能被懲罰,於是穿雨衣搶皮包就升級為穿雨衣帶槍搶運鈔車。

犯罪升級不只會發生在刑事案件上,政治上或國際關係上也同樣適用。希特勒不只在國內政治用上了戈培爾的精緻宣傳,也同時用上了衝鋒隊(褐杉隊)武力壓制不同聲音,後來又在長刀之夜用SS黑衫軍殲滅褐衫隊。得權之後,1936年希特勒搓著手汗派軍進佔萊茵非軍事區,得到英法等國容忍之後,同年又涉入西班牙內戰。1938年強迫德奧合併,接著藉蘇台德區問題進佔捷克,英國的綏靖主義與和平主義者張伯倫首相,在慕尼黑會議中再度容忍了希特勒的犯罪升級。1939年希特勒便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但一路不想打仗的英法兩國,在西線仍維持了約半年的「假戰」,未對德國採取攻勢。直到1940年希特勒入侵法國,6週之內以閃擊戰擊潰英法聯軍,二次大戰才真正打響。

不論在刑事案件或國際政治,犯罪升級的誘因一直都存在著,關鍵差異只是有沒有受到「懲罰」?沒有被有效懲罰的罪犯,會覺得公眾是懦弱的、無能的,自己是強大到足以為所欲為的,產生了升級犯罪不會受罰的幻想。

香港國安法就是這種犯罪升級的產物。壓制西藏,沒事;抓捕國內政治反對者,沒事;新疆清洗維吾爾人,沒事;膽子就變大了。香港是國際觀瞻聚集之地,一開始有點怕,所以23條和佔中運動,稍有退讓。但事後拘捕佔中九子,沒事;逮走銅鑼灣書店五人,沒事;去年反送中暴力鎮壓,不明死亡,沒事;今年拘捕民主派人士和黎智英,也沒事;於是手段就更狠了。你們這些建制派肉腳不敢幹的,老子自己來,管他什麼「一國兩制」?國際承諾?老子就是不准香港實施英美式民主,破壞香港法制基礎也在所不惜。以後老子說誰有罪就有罪,愛逮誰就逮誰,叫誰吐錢就吐錢,誰敢有半點意見?

這是一種「破罐子破摔」式的直接人身威脅,撕破了文明外衣,以大陸式的「通殺」正面對決香港人的「攬炒」,逼使所有香港人選邊站,沒有模糊空間。老共不惜把一個遊走四方,風姿綽約的業務掮客交際花,封在一個小隔間裡變成蓬頭垢面的售票員,也要把香港牢牢控在手上,不允許再出任何意外。

老習這派人馬,現在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在風險評估上認定歐美國家頂多喊喊,不會有實質懲罰,即使懲罰也無關痛癢。價值評估上認定控制香港人的人身安全,以恐懼統治香港,可能比縱容香港更為有利,像馬雲、馬化騰等人被逼退位的手法,搞不好可以生出更多錢來。「一國兩制」本來是張文明外皮,哄著歐美,拐住香港,還能號召台灣,現在看來也已經失敗了,乾脆剝衣去皮,棄之不用,形同「化學去勢」。李克強報告中對台灣也連提都懶得提,只講「統一」而不冠「和平」,意思就是脫了西裝拎機槍,準備好硬幹一場了。

這才是香港國安法真正可怕之處,一個撕破臉皮與偽裝的罪犯,不再是宣示祖國偉大復興的遛鳥俠,不想再演一國兩制的誘姦戲,直接升級為如有不從便將血洗的強姦殺人犯,而且還想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與合法化。

香港就是今天的萊茵區,老習已似被附身的希特勒,正在測試歐美各國的容忍度,在賭他們敢不敢施予中國真正夠痛的懲罰?如果這回過了關,下一個目標就是台灣,沒有其他。

今天的老習與中國共產黨,不是一個喊喊嚇人的潑皮小混混,不是還守點江湖規矩的幫派老大,而是一個犯罪升級中,正進化到完全無所謂,準備以看似瘋狂的行為,換取自身最大利益與穩定的精明罪犯,唯一能夠阻止他的已非道德勸說,而是真實而且夠痛的制裁與懲罰。

台灣該思考的,不該只是人道救援或台港關係,而是自身作為一個犯罪升級後的犯罪目標,我們要如何保護自己安全?如何在香港國安法過程中,認清、測試、並運用國際政治的現實?如果這次阻擋不了老共,我們未來要面對的,很可能不再是文攻武嚇而已,而是一場真實的戰爭!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