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全球仍持續增加,防疫物資搶手、口罩用量爆增,「廢棄口罩」何去何從也引發關注,尤其過去淨灘垃圾中顯少看到的口罩大幅增加,甚至醫院外、停車場、火車站外及路邊等,也都可看到被丟棄的口罩。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口罩材質為不織布,也是塑膠的一種,無法在自然環境下分解,如果政府不加重視,「廢棄口罩」恐造成另一環境生態浩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清理海漂垃圾多年的「動手愛台灣」社團發起人陳信助,3月初在臉書發起「拍攝全國亂丟口罩有多驚人」社團,來自全國各縣市逾500名志工每天拍下生活周遭看到的廢棄口罩,而根據該社團最新統計,從3月11日至4月19日共發現4262個丟棄口罩,甚至有高雄志工1天內看到的丟棄口罩多達80個,而陳信助自己也曾1天看到36個丟棄口罩。

不織布口罩丟棄就會造成環境負擔

陳信助提到:「口罩中間那層叫不織布,就是塑膠,一旦丟到山裡、河裡、山坡或海邊,對環境就是會造成很大負擔!」即便政府從4月1日起加重亂丟口罩的罰則,但從「拍攝全國亂丟口罩有多驚人」社團仍可看出,許多義工仍在全台各地發現許多棄廢的口罩,似乎許多人仍心存僥倖。

▲清理海漂垃圾多年的「動手愛台灣」社團發起人陳信助自己也曾1天看到36個丟棄口罩。(圖/陳信助提供)
▲清理海漂垃圾多年的「動手愛台灣」社團發起人陳信助自己也曾1天看到36個丟棄口罩。(圖/陳信助提供)
當然,要避免「廢棄口罩浩劫」的發生,就得防止民眾亂丟,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大陸像是深圳、廣州等城市早已注意到廢棄口罩的問題,就在社區、公共場所、商圈、企業機構等已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並採取專人、專車及固定桶點、固定運輸線的收運流程,收集的廢棄口罩,最終全部運往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理,實現閉環管理。

赴中國大陸上海某公立大型醫院念書的台灣留學生LEO就談到自己在當地的觀察。他說,雖然中國大陸的醫療機構對於口罩等醫療廢棄物處理仍有很大改善空間,但大陸醫療體系也不斷在改進,由於過去曾發生2、3線城市回收廢棄口罩再製成新口罩高價販售的黑心行為,因此深圳、廣州當地政府就特別設置了廢棄口罩專門收集桶,確實可鼓勵人們不要亂丟,也可杜絕不法。

大陸口罩回收動作比台灣快

相較之下,台灣政府對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收集桶的步調反而慢一拍。

環保署長張子敬之前曾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口罩以垃圾來說不算大量,但亂丟是一個問題,會加強宣導,針對重要場所也會持續督導,至於是否設置垃圾桶會努力。而環保署在提供給立法院書面報告中也提到,對於一般民眾用後方口罩的處理,除加強宣導、稽查及加重罰則之外,還有就是評估增設口罩收集桶或提高垃圾清理頻率。

其實,目前已有縣市政府在特定地點設置「口罩垃圾桶」。像嘉義縣環保局就發現許多列管公廁外圍或廁間內,使用後口罩亂丟現象日漸嚴重,有些甚至直接掛在洗手台或馬桶「展示」,因此針對列管的1437座公廁鼓勵設置「口罩垃圾桶」。

▲嘉義縣環保署針對列管的1437座公廁鼓勵設置「口罩垃圾桶」。(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環保署針對列管的1437座公廁鼓勵設置「口罩垃圾桶」。(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戴華山說:「民眾口罩亂丟的原因是沒地方丟、擔心有病菌,尤其在找不到垃圾桶之下,更可能亂丟。」在主要公共空間及捷運設口罩垃圾桶,且標示要明顯,並由公家單位打包集中處理,相信過程也會比較完整及降低感染風險。

在台灣設口罩回收桶仍有風險

立委廖婉汝也希望環保署針對廢棄口罩的處理,她在立委院社環委員會也特別提出「不論在醫院也好,在社區也好,或者在相關機構也好,廢棄口罩應要有專用垃圾桶。」立委張育美抱持同樣建議,並強調「在防疫期間,若全部廢棄口罩都能當醫療廢棄物處理是最好,若沒辦法,也要集中處理,減少感染風險。」

▲高雄市環保局在火車站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前加強宣道。(圖/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在火車站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前加強宣道。(圖/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不過,綠色和平則認為,目前還不需要多花這樣的人力及經費成本去做這件事,主要仍要從民眾生活習慣做起,在人潮多的捷運設置口罩垃圾桶,反而可能是另一個污染風險。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與其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垃圾桶,不如好好宣導不要亂丟,宣導不會太困難。

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副教授林宏嶽也指出,「除非口罩要回收再利用,不然做這(回收桶)沒有太大用途」,況且民眾應該也不能接受口罩回收後,再重新去做別的用途。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劉瑞祥也擔心,設置口罩專用垃圾桶會被不法人士拿去做黑心口罩。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