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升溫,台灣雖然防疫成績斐然,並且早早就推出針對此次疫情的紓困振興專案,提供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及自然人安度疫情的協助。但相較全球其他主要國家,台灣砸的銀彈夠多嗎?砸的地方正確嗎?
今(19)日總統蔡英文在敞廳發表談話,表示除了日前立法院通過的600億元特別預算外,政府還另外籌措了400億元,用於武漢肺炎的防疫、紓困及振興等相關事宜,換言之,中華民國政府準備了新台幣1000億元左右,希望能讓降底這波疫情對經濟及國民的衝擊。
在此同時,世界各國也紛紛推出紓困專案,其中,美國財政部與國會協商,計畫推出大型紓困及振興經濟專案,規模高達1兆美元,內容包括可延緩繳稅和給予企業貸款擔保,另外也包括直接發放每人1,000美元現金予國民。以2019年美國的國民生產毛額來看,這次紓困振興專案的規模約占美國GDP總額的5%左右。
另外,英國財政部長蘇納克(Rishi Sunak)日前也宣布提供高達3300億英鎊(約合台幣11.86兆元)的資金,提供企業擔保援助。據英國BBC指稱,這項援助的規模,已達英國GDP總額的15%。
▲全球各主要國家針對武漢肺炎提出的紓困專案,很顯然,台灣的槓桿比較小支。(圖/NOWnews資料照)
日本自疫情爆發以來,也已經推出了兩波的緊急經濟方案,前兩波方案總額達1.6兆日圓,約合台幣4714億元。最近安倍政府也正在研擬第三波紓困方案,據外媒報導,此次安倍政府方案總額可能達10兆日圓。若第三波紓困方案成真,則日本紓困的規模將達2019年GDP的20%以上。
西班牙則是推出高達2000億歐元的紓困計畫,規模相當全年GDP的20%。法國則相對保守一點,僅提供450億歐元(約台幣1.5兆元)的紓困計畫,但另外法國總統馬克洪另外還提供了3000億歐元的企業貸款擔保。若以總額來看,其規模也占全年GDP的13%左右。
相較之下,台灣這次投入紓困振興的規模其實並不算大,約莫全年GDP的0.5%左右,這兩天在立法院裡,包括國民黨籍立委曾銘宗、賴士葆,以及民進黨籍的立委莊瑞雄都指出,這樣的規模實在不夠。對此,主計長朱澤民表示,若執行後仍有需求,會再繼續規畫投入費用。
只不過,考量各國投入的方式,可以發現許多國家雖然號稱砸下數千億美元,但多半是提供給企業的「貸款擔保」,換言之,看起來雖然數字很嚇人,但其實並不是真的要砸下真金白銀的模式。而蔡英文今年提到了1000億元紓困預算,則多半是政府真的要掏錢出來的貸款、利息補貼或現金補貼。因此,到底台灣要怎麼花這1000億元,使其成為橇動經濟復甦的槓桿,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以目前行政院編列的預算來看,占比最高的三個部會,分別為經濟部、衛福部及交通部,這三個部會就用掉約九成的特別預算。其中,經濟部負責協助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融資保證、企業技術研發補助、徵用口罩機器設備及調度防疫物資等項目的預算僅有180億元左右,而交通部補貼航空業及機場業者、遊覽車客運業與旅館業等觀光產業的預算也有167億元。
整體而言,這樣的投入規模,頂多只能「紓困」還遠遠談不到「振興」,先不說在刺激消費的手法上,用的是最兩光的「消費抵用券」這一招,總額還僅有23億元,遠遠不及美國一口氣每人丟1000美元的豪氣與效果;交通部編列的紓困振興預算中,僅「員工培訓轉型」費用即編列了八億元,事實上,交通部早就在推動「觀光產業關鍵人才培訓」,編列這樣名目的預算,其實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台美個人紓困振興方案相較之下,誰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顯而易見。(圖/NOWnews資料照)
更有趣的是,原民會提出的2億元預算、客委會提出的1.5億元預算,主要竟然是用在部落觀光行銷及客家庄旅遊補助,等於與交通部的觀光旅遊補貼疊床架屋。再加上明明去年已經有成效不彰的夜市抵用券,但經濟部仍堅持要編列23億元的「消費抵用券」預算。
正常情況下,經濟變動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觀察,一是需求面,反映消費、資本形成及淨出口等支出內容的相對改變;二是生產面,反映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產出的相對變化;三是分配面,反映勞動與資本等生產要素報酬的相對變化。換言之,想要紓困、振興經濟,就該從這三個層面著手。但從紓困預算的分配來看,蔡政府顧到了生產面,忽略了分配面,對需求面的著力點也不完全正確,實質上會起到什麼作用,讓人很難樂觀得起來。
換句話說,台灣試圖要撬動經濟的槓桿比人家小支就算了,槓桿還被蟲蛀過,政府還不排除用「添油戰術」因應,這1000億的「紓困振興預算」能夠對受到武漢肺炎疫情重挫的台灣經濟起到什麼樣程度的影響,現在看起來,很悲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此同時,世界各國也紛紛推出紓困專案,其中,美國財政部與國會協商,計畫推出大型紓困及振興經濟專案,規模高達1兆美元,內容包括可延緩繳稅和給予企業貸款擔保,另外也包括直接發放每人1,000美元現金予國民。以2019年美國的國民生產毛額來看,這次紓困振興專案的規模約占美國GDP總額的5%左右。
另外,英國財政部長蘇納克(Rishi Sunak)日前也宣布提供高達3300億英鎊(約合台幣11.86兆元)的資金,提供企業擔保援助。據英國BBC指稱,這項援助的規模,已達英國GDP總額的15%。
日本自疫情爆發以來,也已經推出了兩波的緊急經濟方案,前兩波方案總額達1.6兆日圓,約合台幣4714億元。最近安倍政府也正在研擬第三波紓困方案,據外媒報導,此次安倍政府方案總額可能達10兆日圓。若第三波紓困方案成真,則日本紓困的規模將達2019年GDP的20%以上。
西班牙則是推出高達2000億歐元的紓困計畫,規模相當全年GDP的20%。法國則相對保守一點,僅提供450億歐元(約台幣1.5兆元)的紓困計畫,但另外法國總統馬克洪另外還提供了3000億歐元的企業貸款擔保。若以總額來看,其規模也占全年GDP的13%左右。
相較之下,台灣這次投入紓困振興的規模其實並不算大,約莫全年GDP的0.5%左右,這兩天在立法院裡,包括國民黨籍立委曾銘宗、賴士葆,以及民進黨籍的立委莊瑞雄都指出,這樣的規模實在不夠。對此,主計長朱澤民表示,若執行後仍有需求,會再繼續規畫投入費用。
只不過,考量各國投入的方式,可以發現許多國家雖然號稱砸下數千億美元,但多半是提供給企業的「貸款擔保」,換言之,看起來雖然數字很嚇人,但其實並不是真的要砸下真金白銀的模式。而蔡英文今年提到了1000億元紓困預算,則多半是政府真的要掏錢出來的貸款、利息補貼或現金補貼。因此,到底台灣要怎麼花這1000億元,使其成為橇動經濟復甦的槓桿,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以目前行政院編列的預算來看,占比最高的三個部會,分別為經濟部、衛福部及交通部,這三個部會就用掉約九成的特別預算。其中,經濟部負責協助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融資保證、企業技術研發補助、徵用口罩機器設備及調度防疫物資等項目的預算僅有180億元左右,而交通部補貼航空業及機場業者、遊覽車客運業與旅館業等觀光產業的預算也有167億元。
整體而言,這樣的投入規模,頂多只能「紓困」還遠遠談不到「振興」,先不說在刺激消費的手法上,用的是最兩光的「消費抵用券」這一招,總額還僅有23億元,遠遠不及美國一口氣每人丟1000美元的豪氣與效果;交通部編列的紓困振興預算中,僅「員工培訓轉型」費用即編列了八億元,事實上,交通部早就在推動「觀光產業關鍵人才培訓」,編列這樣名目的預算,其實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更有趣的是,原民會提出的2億元預算、客委會提出的1.5億元預算,主要竟然是用在部落觀光行銷及客家庄旅遊補助,等於與交通部的觀光旅遊補貼疊床架屋。再加上明明去年已經有成效不彰的夜市抵用券,但經濟部仍堅持要編列23億元的「消費抵用券」預算。
正常情況下,經濟變動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觀察,一是需求面,反映消費、資本形成及淨出口等支出內容的相對改變;二是生產面,反映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產出的相對變化;三是分配面,反映勞動與資本等生產要素報酬的相對變化。換言之,想要紓困、振興經濟,就該從這三個層面著手。但從紓困預算的分配來看,蔡政府顧到了生產面,忽略了分配面,對需求面的著力點也不完全正確,實質上會起到什麼作用,讓人很難樂觀得起來。
換句話說,台灣試圖要撬動經濟的槓桿比人家小支就算了,槓桿還被蟲蛀過,政府還不排除用「添油戰術」因應,這1000億的「紓困振興預算」能夠對受到武漢肺炎疫情重挫的台灣經濟起到什麼樣程度的影響,現在看起來,很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