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過度肥胖會帶給人體很多危害,也是脂肪肝、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乳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直腸癌等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為了維持健康身體、保持窈窕身型,運動配合飲食控制是最有效的體重管理方法。
若想靠飲食控制體重,許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就是減少吃甜食或減少油脂的攝取。某知名女藝人就曾經為了要保持纖細身材,對自己進行嚴格飲食控制,曾經有長達9年的時間,餐食以水煮餐為主,所有要入口的食物,一律都會先過水去油,卻也因為這樣過於偏激的不當減肥方式,導致健康狀況亮紅燈,甚至差點得憂鬱症。
不過,為了維持身體健康還是要適當地吃些油,攝取適當的脂肪來維持體內的正常運作。「脂肪」在人體也是主要營養素之一,可幫助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及生成人體中的脂肪組織來承擔保護內臟器官的責任,還可維持神經及皮膚的正常運作。
連續3年蟬聯全球最佳健康飲食法第1名的地中海料理,其料理方式特級初榨橄欖油在當中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英國知名廚師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在他的料理節目上,常常煮完一道料理盛裝上桌時,都會淋上好幾圈的橄欖油。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食用橄欖油對健康有很有幫助,主要是因為橄欖油中含有重要營養成分:
1.橄欖多酚:橄欖油中含有30多種豐富的橄欖多酚,多酚是優異的抗氧化物,可幫助人體有良好抗發炎功效。
2.維生素E:橄欖油有較高含量的α型態維生素E,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可保護身體脂溶性的組織,如:血管、細胞膜等。還可預防脂溶性物質(如:低密度脂蛋白 LDL、結構脂肪酸)被氧化造成對身體有害。
3.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內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增加好的膽固醇(HDL),降低壞的膽固醇(LDL),可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4.植物固醇:橄欖油中的植物固醇以β-sitosterol為主。植物固醇在結構上與膽固醇相似,可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競爭被人體吸收的機率,沒被人體吸收的膽固醇就會透過糞便排出人體外。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醒民眾,因台灣人飲食習慣偏愛吃爌肉、滷肉飯、蔥油餅、鹹酥雞等高油高熱量食物,不知不覺很容易吃進過多油脂,長期下來會使血液黏滯度增加,血脂堆積在血管內壁上,造成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尤其是在秋冬氣溫偏低或溫差較大時,常傳出有民眾因急性心肌梗塞休克、甚至死亡,而發生心肌梗塞者大多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疾病而忽略日常保健。
心血管疾病也被稱為沉默的疾病,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建議可定期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初步了解血管鈣化情況,並可依據家族腦心血管病史、自身飲食習慣及隨著年齡易忽視的三高疾病來評估是否需安排進一步心臟血管攝影檢查(CTA)。提早發現、提早預防,減少措手不及的遺憾。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為了維持身體健康還是要適當地吃些油,攝取適當的脂肪來維持體內的正常運作。「脂肪」在人體也是主要營養素之一,可幫助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及生成人體中的脂肪組織來承擔保護內臟器官的責任,還可維持神經及皮膚的正常運作。
連續3年蟬聯全球最佳健康飲食法第1名的地中海料理,其料理方式特級初榨橄欖油在當中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英國知名廚師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在他的料理節目上,常常煮完一道料理盛裝上桌時,都會淋上好幾圈的橄欖油。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食用橄欖油對健康有很有幫助,主要是因為橄欖油中含有重要營養成分:
1.橄欖多酚:橄欖油中含有30多種豐富的橄欖多酚,多酚是優異的抗氧化物,可幫助人體有良好抗發炎功效。
2.維生素E:橄欖油有較高含量的α型態維生素E,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可保護身體脂溶性的組織,如:血管、細胞膜等。還可預防脂溶性物質(如:低密度脂蛋白 LDL、結構脂肪酸)被氧化造成對身體有害。
3.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內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增加好的膽固醇(HDL),降低壞的膽固醇(LDL),可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4.植物固醇:橄欖油中的植物固醇以β-sitosterol為主。植物固醇在結構上與膽固醇相似,可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競爭被人體吸收的機率,沒被人體吸收的膽固醇就會透過糞便排出人體外。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醒民眾,因台灣人飲食習慣偏愛吃爌肉、滷肉飯、蔥油餅、鹹酥雞等高油高熱量食物,不知不覺很容易吃進過多油脂,長期下來會使血液黏滯度增加,血脂堆積在血管內壁上,造成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尤其是在秋冬氣溫偏低或溫差較大時,常傳出有民眾因急性心肌梗塞休克、甚至死亡,而發生心肌梗塞者大多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疾病而忽略日常保健。
心血管疾病也被稱為沉默的疾病,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建議可定期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初步了解血管鈣化情況,並可依據家族腦心血管病史、自身飲食習慣及隨著年齡易忽視的三高疾病來評估是否需安排進一步心臟血管攝影檢查(CTA)。提早發現、提早預防,減少措手不及的遺憾。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