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中總是可以看見人性,從疫情看人性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最近迪士尼的公主照,成了國際排華潮的新焦點。美國饒舌歌手卡什多爾(Kash Doll)在IG發文放上了迪士尼公主照,亮點是照片中所有公主都戴上口罩,只有花木蘭「露齒微笑」。這訊息隨後被眾人痛批是嚴重的種族歧視。
照片背後的含意,是抱怨中國華人把新冠狀病毒肺炎帶給了全世界,抱怨帶來全球的恐慌。因為恐慌而抱怨甚至歧視的人性,不僅出現在網路上,也在歐美甚至全球現實社會中上演。
花木蘭可能是西方人最熟知的東方臉孔卡通人物。但他們分不清也可能不在意,花木蘭是代表中國或者台灣的。而這新聞讓我們感慨的,當台灣許多人因為武漢肺炎而抱怨歧視中國時,可能台灣人也成為被歧視抱怨的對象?
我們是歧視者還是被歧視者?就如這照片上的對白:「Sorry,Mulan.but we never know.」
▲冠狀病毒讓世界「排華」。圖/取自IG
連卡通人物都會被歧視,這就是人性的寫照!
是人都害怕會致死的病毒,更害怕自己是不是下個被傳染者。
這種害怕,隨著網路各式的假消息充斥,以訛傳訛更加大恐懼感。身邊朋友搶口罩搶酒精,加上手機上瘋傳來自疫區各種慘不忍睹的視頻,令人心慌。該不該對中國人道救援吵得不可開交。確診疫情不斷攀升、到底如何防範,這都更增加民眾的恐慌。如今台灣出現本土死亡案例,人人自危的緊急狀態下,我們遇到的選題更加尖銳了:避免不知名危險,該不該限制他人權利?
緊急危難中,能理解政府必須採取明快有效的決策,但相對可能帶來違反人權的剝奪。兩者能否有平衡的準則可以依循?
如今,「陸委會的小明故事」裡,有台灣血緣卻沒有台灣國籍的小孩是不是自己人?「違反居家隔離該不該採用電子手銬」、「該不該禁止日本旅遊」…,都成為熱烈討論的話題。這些討論也讓現實慢慢浮出檯面:每個決策都可能有犧牲者,而誰應該犧牲?
政府果斷決策禁止口罩出口,統一徵收配售。就出現小廠商犧牲者,不能出口也沒有被政府收購,偷賣更是違法的窘況。
陸配回台搭高鐵被民眾檢舉,才到家就被罰款,但疾管局卻說這不違法。
台商清明節能不能返台?
因為疫情,可能有人的經濟權利被傷害,可能就醫權被傷害,行動自由被傷害;也許在非常時期都是不得已的措施。但誰能分辨,這其中有無夾雜著私利與獵巫的醜陋?
這些例子未來可能還會更多。
滯留武漢乃至中國疫區的台灣人何時才能回台?防疫與經濟怎麼取捨?居家隔離的有效執行會不會損毀人權?
這些政策決定,絕對都會是兩難的選擇,而台灣將做出甚麼樣的選擇呢?在這重要的關鍵時刻,整個社會應該少點政治多些團結,結合力量幫助台灣打贏這場疫情。
但也應該自我提醒,台灣不能只為了防疫,喪失了人性的良善。更不能引導疫情的恐慌而造成對立與仇視。
甚至趁機造神,切割群體造成互相傷害或者引領獵巫情緒,否則等到災難過後會為台灣留下更多的不堪。
防疫絕對是個艱困的全民運動。社會必須對正在為台灣疫情奮戰不休最前線參與者,給予最高的敬意。更希望整個社會,能有共同的智慧,讓人性的良善能戰勝恐慌與自私的切割。
希望這場戰役的結局,是人類能戰勝病毒的戰役,而不是讓恐慌讓自私,摧毀台灣社會的人道精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片背後的含意,是抱怨中國華人把新冠狀病毒肺炎帶給了全世界,抱怨帶來全球的恐慌。因為恐慌而抱怨甚至歧視的人性,不僅出現在網路上,也在歐美甚至全球現實社會中上演。
花木蘭可能是西方人最熟知的東方臉孔卡通人物。但他們分不清也可能不在意,花木蘭是代表中國或者台灣的。而這新聞讓我們感慨的,當台灣許多人因為武漢肺炎而抱怨歧視中國時,可能台灣人也成為被歧視抱怨的對象?
我們是歧視者還是被歧視者?就如這照片上的對白:「Sorry,Mulan.but we never know.」
連卡通人物都會被歧視,這就是人性的寫照!
是人都害怕會致死的病毒,更害怕自己是不是下個被傳染者。
這種害怕,隨著網路各式的假消息充斥,以訛傳訛更加大恐懼感。身邊朋友搶口罩搶酒精,加上手機上瘋傳來自疫區各種慘不忍睹的視頻,令人心慌。該不該對中國人道救援吵得不可開交。確診疫情不斷攀升、到底如何防範,這都更增加民眾的恐慌。如今台灣出現本土死亡案例,人人自危的緊急狀態下,我們遇到的選題更加尖銳了:避免不知名危險,該不該限制他人權利?
緊急危難中,能理解政府必須採取明快有效的決策,但相對可能帶來違反人權的剝奪。兩者能否有平衡的準則可以依循?
如今,「陸委會的小明故事」裡,有台灣血緣卻沒有台灣國籍的小孩是不是自己人?「違反居家隔離該不該採用電子手銬」、「該不該禁止日本旅遊」…,都成為熱烈討論的話題。這些討論也讓現實慢慢浮出檯面:每個決策都可能有犧牲者,而誰應該犧牲?
政府果斷決策禁止口罩出口,統一徵收配售。就出現小廠商犧牲者,不能出口也沒有被政府收購,偷賣更是違法的窘況。
陸配回台搭高鐵被民眾檢舉,才到家就被罰款,但疾管局卻說這不違法。
台商清明節能不能返台?
因為疫情,可能有人的經濟權利被傷害,可能就醫權被傷害,行動自由被傷害;也許在非常時期都是不得已的措施。但誰能分辨,這其中有無夾雜著私利與獵巫的醜陋?
這些例子未來可能還會更多。
滯留武漢乃至中國疫區的台灣人何時才能回台?防疫與經濟怎麼取捨?居家隔離的有效執行會不會損毀人權?
這些政策決定,絕對都會是兩難的選擇,而台灣將做出甚麼樣的選擇呢?在這重要的關鍵時刻,整個社會應該少點政治多些團結,結合力量幫助台灣打贏這場疫情。
但也應該自我提醒,台灣不能只為了防疫,喪失了人性的良善。更不能引導疫情的恐慌而造成對立與仇視。
甚至趁機造神,切割群體造成互相傷害或者引領獵巫情緒,否則等到災難過後會為台灣留下更多的不堪。
防疫絕對是個艱困的全民運動。社會必須對正在為台灣疫情奮戰不休最前線參與者,給予最高的敬意。更希望整個社會,能有共同的智慧,讓人性的良善能戰勝恐慌與自私的切割。
希望這場戰役的結局,是人類能戰勝病毒的戰役,而不是讓恐慌讓自私,摧毀台灣社會的人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