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總統大選結束後,中國天津市台辦聯合當地發展改革委員會週一 (13 日) 發布首波惠台政策,簡稱「46 條措施」,內容分別面向企業和個人,期望藉由在各個層面提供同等待遇,吸引更多台灣企業和民眾參與天津建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津市台辦副主任原清表示,「46 條措施」緊扣當前經濟社會熱點,含金量更高、受惠面更廣,將國家層面的會台政策轉變為天津的措施和行動,讓台灣民眾無論是到天津學習、生活和工作,都能享有共同待遇。

「46 條措施」主要根據天津市 2018 年推出的「52 條措施」進行延伸,共分為企業與個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為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涉及科研、金融、5G 研發、主題公園建設、航空、文化、體育、農業、醫療等內容;第二部分是為台灣民眾提供同等待遇,涉及交通、教育、就醫、求職、就業創業、住房、技能培訓、職稱評審、體育賽事、銀行卡辦理等內容。

根據相關數據,2019 年 1 月至 10 月,天津市共批准 39 家台資企業、1 家增資企業設立,合約投資總額將近 4 億美元,合約台資額共達 3.76 億美元。

原清表示,「46 條措施」發揮天津的資源優勢,統籌津台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在農業產業、自貿區投資、海關等領域,期望進一步激發台灣企業和民眾在天津的創造活力。

隨著「46 條措施」出台後,原清表示,天津市相關部門將推出配套服務指南,下一步將加大宣傳政策,幫助台灣企業與民眾了解更多項優惠政策,並即時跟進措施的落實情況。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