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到了,今年過年有 7 天連續假日,一整年的假日估算有 115 天、勞工 116 天,想必有部份讀者已經規劃好,今年的連假行程要怎麼玩。
正在開心休假的朋友們是否想過,古代人是怎麼休假的?是否也有完整的休假制度?據了解,古代的老百姓並無明確休假制度,只有公務員有這樣的福利,至於一年能休多少天,每個朝代情況不一。
像是在秦朝時期並不存在假期,公務員想請假回家,只能「告歸」。什麼情況下可以「告歸」呢?一個是生病需要回家休養,另一個則是告老還鄉,也就是說,一旦你請假就別回來了。
正式的請假制度在漢朝正式確立,根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休沐」就是休息及沐浴。休息還能理解,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沐浴呢?
▲漢朝確立請假制度,目的是為了讓官員好好洗個澡。(圖/翻攝網路)
因為那時朝廷要求公務員要集中辦公,平常也要住在一起不能回家,結果這些官員長時間待在一塊,身上的體味瀰漫在官署裡,讓皇帝受不了,決定讓官員每工作 5 天放假 1 天,類似目前的周休概念。除此之外,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有 5 天假期,再加上皇帝誕辰休假 3 天,以及喪假和探親假等,算起來每年約有 73 天假。放假時,大家可以好好洗個澡、打掃家裡、拜訪親友、遊山玩水,算是現代休假制度的雛形。
這個制度一直到了唐朝才被打破,唐朝將休假制度改成旬休,也就是工作 9 天休 1 天,即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後一天休息,這樣算來,一年共有 36 旬,可休 36 天。不過唐朝的「例休」雖然減少了,但其他的假期可不少,包括子女結婚可放 9 天假、春節 7 天、中秋 3 天等,算起來其實不差。
▲唐朝實行「旬休」制度。(圖/翻攝網路)
宋、元兩個朝代基本上延續旬休制度,其中宋朝的假期最多,除了固定的旬休之外,還有各種節目,像是元日、元旦、寒食、天慶、冬至各放 7 天假,聖節、上元、中元、夏至、臘月等則各放 3 天,以及其他的節日也是逢節必休,每年休假日 120 多天,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休假,讓人相當羨慕。
不過宋朝的好日子到元朝就沒了,忽必烈一口氣將節日減到 16 天,加上原本的旬假,每年僅有 52 天休假日。這個情況到了明朝更加惡化,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工作狂,把旬假改為每月 5 號放 1 天假,並取消大部份傳統節日的休假,每年只剩下 50 天休假日。
時間到了清朝,原本休假制度延續明朝,一直到慈禧太后晚年推行新政時,才確定公務員每周日可以休息的制度,此後一直延用至今。
▲慈禧太后晚年推行新政。(圖/翻攝網基百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是在秦朝時期並不存在假期,公務員想請假回家,只能「告歸」。什麼情況下可以「告歸」呢?一個是生病需要回家休養,另一個則是告老還鄉,也就是說,一旦你請假就別回來了。
正式的請假制度在漢朝正式確立,根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休沐」就是休息及沐浴。休息還能理解,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沐浴呢?
因為那時朝廷要求公務員要集中辦公,平常也要住在一起不能回家,結果這些官員長時間待在一塊,身上的體味瀰漫在官署裡,讓皇帝受不了,決定讓官員每工作 5 天放假 1 天,類似目前的周休概念。除此之外,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有 5 天假期,再加上皇帝誕辰休假 3 天,以及喪假和探親假等,算起來每年約有 73 天假。放假時,大家可以好好洗個澡、打掃家裡、拜訪親友、遊山玩水,算是現代休假制度的雛形。
這個制度一直到了唐朝才被打破,唐朝將休假制度改成旬休,也就是工作 9 天休 1 天,即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後一天休息,這樣算來,一年共有 36 旬,可休 36 天。不過唐朝的「例休」雖然減少了,但其他的假期可不少,包括子女結婚可放 9 天假、春節 7 天、中秋 3 天等,算起來其實不差。
宋、元兩個朝代基本上延續旬休制度,其中宋朝的假期最多,除了固定的旬休之外,還有各種節目,像是元日、元旦、寒食、天慶、冬至各放 7 天假,聖節、上元、中元、夏至、臘月等則各放 3 天,以及其他的節日也是逢節必休,每年休假日 120 多天,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休假,讓人相當羨慕。
不過宋朝的好日子到元朝就沒了,忽必烈一口氣將節日減到 16 天,加上原本的旬假,每年僅有 52 天休假日。這個情況到了明朝更加惡化,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工作狂,把旬假改為每月 5 號放 1 天假,並取消大部份傳統節日的休假,每年只剩下 50 天休假日。
時間到了清朝,原本休假制度延續明朝,一直到慈禧太后晚年推行新政時,才確定公務員每周日可以休息的制度,此後一直延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