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鯨豚擱淺救援的歷史長達25年,今(108)年中華鯨豚協會,蒐集整理過去的文字資料、照片及影音檔,並且訪談、拜會專家學者和民間夥伴,編製剪輯成台灣鯨豚擱淺救援影片-「鯨生情未了」,今天是影片首映會,希望能階段性檢視鯨豚保育及擱淺救援的歷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90年澎湖沙港屠殺海豚事件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重視,同年8月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禁止捕殺,1994年,台灣大學動物學系鯨豚研究室開始建立台灣鯨類擱淺資料檔案﹔為了推動全國鯨豚擱淺處理的合作團隊網,1996年台大周蓮香教授首先成立「中華鯨豚處理組織網」,串連全國各個有志一同的單位一起合作;更在1998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華鯨豚協會」,是亞太地區第一個鯨豚保育之協會。

中華鯨豚協會至今仍持續提倡鯨豚之欣賞、保育與研究,並且促進國民對鯨豚之認識,進而愛護這群居住在台灣海域的海洋朋友、保護牠們的棲息環境;協會結合大學研究人員、獸醫、以及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不斷奔走於台灣各地包括蘭嶼、綠島、澎湖等離島,救援一息尚存的擱淺鯨豚。

中華鯨豚協會指出,就擱淺月份而言,每月都會有擱淺事件,以冬春季較多,且活體擱淺頻率也較高﹔目前所知,有27種鯨豚都曾經在台灣擱淺過。多年來,協會參與了近千隻鯨豚擱淺處理,也曾帶回救援池近30隻的活體進行醫療復健﹔其中以2000年,更曾在通霄海灘救援擱淺的瑞氏海豚「阿通伯」,歷經長達64天的復健搶救,終於野放回到海洋,創下全亞洲地區最長復健擱淺海豚並成功野放的難得案例。

中華鯨豚協會特別感謝,25年前篳路藍縷,一馬當先的志工、獸醫、學者、搜救人員及公部門的官員,都是現金鯨豚擱淺救援及保育研究重要的經驗與資產﹔這次透過政府經費補助,將歷年的鯨豚擱淺救援的實錄,與部分曾參與的主要人物進行拍攝、剪輯、編導成片長約20分鐘的海洋教育推廣影片,並分享在YouTube平台,除了分享傲人的鯨豚擱淺救援成果,更希望呼籲全國一起投入海洋保育的行列,讓四周環海的台灣,依然是鯨豚環遊最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