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金融基金會陳冲董事長於 12 月 18 日(週三)在東吳大學舉辦主題是「 AI 經濟及 Gig (零工)經濟夾擊下,人力資源的新挑戰?」中,指出面對 AI 等新興科技衝擊與零工經濟( Gig )的來臨,我們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全職工作漸漸消失,勞雇關係改變,政府與民間都應該積極思索重要法規之轉型及制度之建立。總結下列三點建議:
一、升級或調整既有技能( up-skilling or re-skilling ),以契合新興知識型工作職能需求,這是政府亟應進行的課題。
二、考慮零工經濟對社會面的影響,例如思考建立普遍性基本所得( UBI, Universal Basic Income ),以維持國民基本生活保障。陳冲指出,瑞士近年來在二次公投經驗中,支持普遍性基本所得的比例已越來越高,顯見整個社會薪資制度重新設計的環境已日漸成熟,而可能的財源則是比爾蓋茲提議的機器人稅等。
三、程式語言的學習,我國政府已將程式語言列入107年度課綱,未來世代的第二外國語就是程式語言。
▲陳冲指出,瑞士近年來在二次公投經驗中,支持普遍性基本所得的比例已越來越高,顯見整個社會薪資制度重新設計的環境已日漸成熟(圖/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提供)
上該研討會由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擔任主持人,並邀請東吳企管系教授劉敏熙擔任引言人,與談人包括寬量國際( QIC )策略長谷月涵、金庫資本管理總經理丁學文、 1111 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何啟聖。與會人員的談話重點摘錄如下:
(一) 東吳企管系劉敏熙教授
零工經濟讓年輕世代有更多樣化的工作選擇、彈性的工作時間、勞動自主的提升、有效平衡工作與生活;不過平均而言,零工工作者的收入比全職工作者低約 58% ,主要是周平均工時約 25 小時,較全職工作的 40 小時低;而2018年台灣從事非典型工作者約 81.4 萬人,佔比 7.1% 。
當前零工經濟遭遇幾項重要挑戰。
一是僱傭關係界線模糊,零工工作者反而成為勞動弱勢,尤其個人承攬並不屬於受僱勞工,因此不享有勞健保,也沒有雇主提撥薪資6%的勞工退休金,若要投保,需加入職業工會,所有成本需自行負擔。目前德國政府提出「第三類勞工」概念,乃是介於「僱傭」和「承攬」間的「類勞工」,他們在工作過程中不受雇主指揮監督,但大部分收入卻來自同一家公司,能享有社會保險,也可加入勞工和雇主簽訂的團體協約,是相對可行的制度。
二是政府實施普遍薪資保障所得(UBI, 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時間與方式,需要縝密規劃;尤其相對應的財源如機器人稅、AI使用稅等,需有配套制度。
三是零工世代福利管家等新創公司的出現,年輕世代需培育新職能;劉敏熙教授提出,未來AI經濟下的新工作型態主要包括判斷型工作、創意型工作、策略型工作、AI創造工作、與同理心工作等。
(二) 寬量國際(QIC)策略長谷月涵
以金融證券業為例說明,傳統投信或銀行等一般業務推廣工作已在逐漸縮減,但高專業度的工作如避險基金設計與高度人際溝通的關係建構,則會日漸重要。谷月涵直言,未來所謂Day Job的工作將結束,「我們是獅子,只有在飢餓時才會狩獵;而不是整日放牧的牛!」他並提出職場上越來越興盛的「沃爾瑪效應」,提供工作者更多的彈性與專業的保障。例如沃爾瑪允許商店裡的工作人員可以用手機交換班次,或設定自己的工作時間,同時還能享有一定的醫療保險與職業傷害保險、並有專業培訓制度與晉升機制。
(三) 金庫資本管理總經理丁學文
AI工業與零工經濟其實不一定讓年輕人更幸福;以他在中國大陸的長期觀察,所謂「外送小哥」或盒馬鮮生等外送平台的工作環境,反而讓人過得更苦,工資更低,形成「第二波的貧富不均」,因此需有更積極的思考。丁學文建議當代大學教育應該重視以下三種能力的培養,一是企業投資價值的實質查核能力(due diligent),以更切實掌握企業組織的發展潛力;二是人際溝通能力;三是判斷決策能力,他直言台灣學生相對較容易怕犯錯,而影響決策能力的形成,這需要加強。
台灣相較於美國與中國,其實擁有相對優質的軟硬體整合能力,只是限於市場規模與資金流動性不足,較無法培育出所謂的「獨角獸」企業;但是他相當看好出行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包括精緻生產工藝、車聯網與車能網的整合服務將是未來商機;而台灣企業可以與國際「獨角獸」企業合作,提供整合性的技術輸出,並交換取得一定股權投資,而參與未來全球產業的升級發展。
(四) 1111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何啟聖
未來人資長的工作需要重新定義,他需要扮演更多策略性的角色,規劃公司的人才組成,並協助擬定企業目標。何啟聖表示,目前1111人力銀行已經與資策會、台灣科技大學合作推動AI智能面試,協助企業選用適任人才;但未來台灣企業在AI的應用上,進度其實未如想像中的快,一則AI投資成本較高,二是人機協作的相對應機制需要建立,三是柔性需求的相融環境。
而對於零工經濟時代,他則以1111人力銀行的「外包專區」為例,說明目前零工工資在時薪177~290元間,不比基本工資低;且高階管理的人力派遣開價也不低。他建議未來企業與政府應建立能力鑑定制度、設計新興產業需求課程、輔導轉退職人力,並要求企業落實職訓責任,以回應新經濟時代的來臨。
●作者:陳冲/ 行政院前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考慮零工經濟對社會面的影響,例如思考建立普遍性基本所得( UBI, Universal Basic Income ),以維持國民基本生活保障。陳冲指出,瑞士近年來在二次公投經驗中,支持普遍性基本所得的比例已越來越高,顯見整個社會薪資制度重新設計的環境已日漸成熟,而可能的財源則是比爾蓋茲提議的機器人稅等。
三、程式語言的學習,我國政府已將程式語言列入107年度課綱,未來世代的第二外國語就是程式語言。
上該研討會由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擔任主持人,並邀請東吳企管系教授劉敏熙擔任引言人,與談人包括寬量國際( QIC )策略長谷月涵、金庫資本管理總經理丁學文、 1111 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何啟聖。與會人員的談話重點摘錄如下:
(一) 東吳企管系劉敏熙教授
零工經濟讓年輕世代有更多樣化的工作選擇、彈性的工作時間、勞動自主的提升、有效平衡工作與生活;不過平均而言,零工工作者的收入比全職工作者低約 58% ,主要是周平均工時約 25 小時,較全職工作的 40 小時低;而2018年台灣從事非典型工作者約 81.4 萬人,佔比 7.1% 。
當前零工經濟遭遇幾項重要挑戰。
一是僱傭關係界線模糊,零工工作者反而成為勞動弱勢,尤其個人承攬並不屬於受僱勞工,因此不享有勞健保,也沒有雇主提撥薪資6%的勞工退休金,若要投保,需加入職業工會,所有成本需自行負擔。目前德國政府提出「第三類勞工」概念,乃是介於「僱傭」和「承攬」間的「類勞工」,他們在工作過程中不受雇主指揮監督,但大部分收入卻來自同一家公司,能享有社會保險,也可加入勞工和雇主簽訂的團體協約,是相對可行的制度。
二是政府實施普遍薪資保障所得(UBI, 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時間與方式,需要縝密規劃;尤其相對應的財源如機器人稅、AI使用稅等,需有配套制度。
三是零工世代福利管家等新創公司的出現,年輕世代需培育新職能;劉敏熙教授提出,未來AI經濟下的新工作型態主要包括判斷型工作、創意型工作、策略型工作、AI創造工作、與同理心工作等。
(二) 寬量國際(QIC)策略長谷月涵
以金融證券業為例說明,傳統投信或銀行等一般業務推廣工作已在逐漸縮減,但高專業度的工作如避險基金設計與高度人際溝通的關係建構,則會日漸重要。谷月涵直言,未來所謂Day Job的工作將結束,「我們是獅子,只有在飢餓時才會狩獵;而不是整日放牧的牛!」他並提出職場上越來越興盛的「沃爾瑪效應」,提供工作者更多的彈性與專業的保障。例如沃爾瑪允許商店裡的工作人員可以用手機交換班次,或設定自己的工作時間,同時還能享有一定的醫療保險與職業傷害保險、並有專業培訓制度與晉升機制。
(三) 金庫資本管理總經理丁學文
AI工業與零工經濟其實不一定讓年輕人更幸福;以他在中國大陸的長期觀察,所謂「外送小哥」或盒馬鮮生等外送平台的工作環境,反而讓人過得更苦,工資更低,形成「第二波的貧富不均」,因此需有更積極的思考。丁學文建議當代大學教育應該重視以下三種能力的培養,一是企業投資價值的實質查核能力(due diligent),以更切實掌握企業組織的發展潛力;二是人際溝通能力;三是判斷決策能力,他直言台灣學生相對較容易怕犯錯,而影響決策能力的形成,這需要加強。
台灣相較於美國與中國,其實擁有相對優質的軟硬體整合能力,只是限於市場規模與資金流動性不足,較無法培育出所謂的「獨角獸」企業;但是他相當看好出行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包括精緻生產工藝、車聯網與車能網的整合服務將是未來商機;而台灣企業可以與國際「獨角獸」企業合作,提供整合性的技術輸出,並交換取得一定股權投資,而參與未來全球產業的升級發展。
(四) 1111人力銀行行銷開發部總經理何啟聖
未來人資長的工作需要重新定義,他需要扮演更多策略性的角色,規劃公司的人才組成,並協助擬定企業目標。何啟聖表示,目前1111人力銀行已經與資策會、台灣科技大學合作推動AI智能面試,協助企業選用適任人才;但未來台灣企業在AI的應用上,進度其實未如想像中的快,一則AI投資成本較高,二是人機協作的相對應機制需要建立,三是柔性需求的相融環境。
而對於零工經濟時代,他則以1111人力銀行的「外包專區」為例,說明目前零工工資在時薪177~290元間,不比基本工資低;且高階管理的人力派遣開價也不低。他建議未來企業與政府應建立能力鑑定制度、設計新興產業需求課程、輔導轉退職人力,並要求企業落實職訓責任,以回應新經濟時代的來臨。
●作者:陳冲/ 行政院前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