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曾經聽過「共享經濟」這個名詞,但你可能不知道,共享經濟這個現象,從2009年以來,一直在你我身邊存在,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共享經濟的發揚光大,愈來愈多相關服務推陳出新,默默地解決了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9年台北市政府以BOT的方式成立了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簡稱為「U-bike」,從成立以來,消費者只需要掏出悠遊卡,就可以輕鬆租借單車,或是通勤、或是假日出遊兼健身,徹底成為台北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成功,自然也帶動了「共享經濟」的盛行,各種共享運具服務也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仔細分析它的營運模式,我們可以發現,消費者之所以幾乎是毫不考慮地接受這項服務,除了它是台北市政府的BOT案,先天便獲得市民的信任外,其重點有三,首先是便利性,初期站點就設置於捷運站週邊,對民眾來說,幾乎是唾手可得,它成功地解決了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後,民眾在中短程移動的需求。

其次是節省開銷,消費者不需要自己購置單車,若只有偶發需求時,只需就近租借就能滿足出行的目的,換言之,消費者無需支付購車成本、保養、維修費用等等。再其次則是當民眾習慣利用U-bike後,一方面可以有效減低機動車輛的運用,達成減排環保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夠藉此機會運動,讓身體變得更強健。換言之,對消費者來說,購買自行車這件事情的動機,已經從原本的通勤、代步兼運動,轉變為單純的運動、休閒與收藏,因為短距離的通勤代步這個部分,已經由U-bike所取代了。

在這樣的概念下,共享汽車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

其實共享汽車並不是一個新生的概念,早在1948年,瑞士便開始有共享汽車的初步概念,到了1990年代,這樣的概念逐漸擴展到了鄰近的荷蘭、德國等國家。根據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分析,汽車共享可有效降低道路上的車輛,每一部共享汽車,可減少十五輛車在道路上行駛或停放在道路邊。換言之,透過共享汽車的概念,可以有效減少都會的空氣汙染、交通流量、停車位長時間被佔用等負擔。

接下來就用進駐台灣兩年多的Zipcar當例子來介紹共享汽車的概念。簡單來說,對消費者,尤其是住在都會區的消費者來說,由於都會停車位難尋,很多人都不會購買汽車。就以日本東京來說,依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東京的年輕人中,僅有35%擁有自己的汽車。但對於這樣的消費者來說,若有臨時出行的需求時,要怎麼辦?

或許有人會說,可以利用短期租車。可是短租通常有固定的站點、固定的營業時間,再加上通常短租都以「天」為單位,對常常「說走就走」的年輕人來說,並不那麼適合。因此,Zipcar這樣的共享汽車便應運而生。

與一般的短租汽車相較之下,消費者只需要用智慧手機下載app申請會員,就可以輕鬆地隨時預約租車,而租車過程也僅需用app便可以輕鬆完成,再加上以「小時」為單位,更能夠讓消費者彈性控制租用的時間,至於省下的繁瑣手續與固定門店等成本,就透過租用的單價回饋給消費者。

換言之,當「使用汽車」的目的不再是「通勤」或「代步」,對消費者來說,購車的動機就可能轉變成「彰顯身分地位」、「享受駕駛樂趣」,又或者是「收藏經典車款」。消費者在安排自身的財務與生活上,可以有更多元化的考量。

▲消費者只需要用智慧手機下載APP申請會員,就可以輕鬆地隨時預約租車。(圖/Zipcar提供)

以Zipcar為例,全車款均為歐規進口車,使用上不僅省去了高額的購車成本、保養及維修成本外,駕駛安全或是車輛性能上,都能提供消費者滿意的通行體驗。另外如果消費者在美國、歐洲有同樣的交通需求。全球通用的帳戶與服務,一樣可以在當地透過手機APP預訂車輛,節省不少的時間。

當然,除了一般以時計費的租用方式外,Zipcar從今年12月起,推出全新的費率方案,讓比較重度的使用者,能夠享有更優惠的價格,使用愈多天價格愈優惠。而以golf來說,四天費率5250元,相當於一天只要1300元左右,就能開到進口歐規車。不只滿足假日出遊用車需求,即使當成周間通勤用車也更划算,讓消費者輕鬆用車無負擔。

▲Zipcar從今年12月起,推出全新的費率專案。(圖/Zipcar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