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現有的憲政體制面臨諸多問題,雖然經歷7次修憲,但還是有不符時宜的問題,其中最令人詬病的問題,也是《NOWnews今日新聞》10月舉辦修憲論壇討論的主軸,就是行政院長與總統權責不相當的問題,讓台灣在4任的總統內更換了17任行政院長,但台大學生議會前議長、科法所學生周安履表示,在修改憲政體前,可能可以透過修憲提高不分區立委的人數,先解決在台灣社會不被重視的其他社會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安履說:「台灣現在的狀況是奇怪的半總統制偏向總統制,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行政院長與總統的權責分配問題,基於大家已經習慣有一個直選的總統帶領國家做重要政策的決定,不需要廢除一個實權的總統改為內閣制。」但內閣制的確存在好處,在有某些重大族群衝突或多元意見歧異時,內閣制比較可以容納多元聲音,但這必須是在多黨制狀況下。

周安履指出,即便是內閣制國家,兩黨制、多黨制的狀態還是取決於選制而不是憲政體制,如果比照德國的內閣制可能走向多黨,但如果是英國的話,就會是兩黨狀態,「但台灣的現狀,對兩岸問題就是對投票的主要考量,大家目前還是一個吵翻天的狀態,如果冒然改為內閣制,可能會出現躁進的情況,比如國民黨成為國會多數便可以組閣,可能就會全面親中。」

周安履建議,「可能需要調高不分區立委的總席次,對於小黨或是更多不同意見的納入才是好的。」,目前的不分區立委約佔3成左右,像是環保、性別、原民議題,都會被放在不分區名單內,成為名單亮點,但因為5%門檻,比如像綠黨便很難拿到席次,沒有辦法組成黨團就沒有談判的籌碼,大家關注的焦點還是在兩岸或是經濟,因此像礦業法這樣的環保法案就會被排在比較後順位。

周安履說,如果藉由修憲,將不分區立委的席次提高為雙倍,小黨的影響力也會倍增,比較有可以努力的空間,也越容易朝向多黨制,到時候再來討論是否要實施內閣制才比較合適。同時他也指出,台灣立委的人數相當少,以比例來看,要20萬到30萬人才會選一個立委,日本、南韓甚至連香港的立法會議員都比台灣多。

在這樣的現況下,等於每個立委在選區域的時候代表的人數就相當多,相當可能因為要在在地做相當綿密的組織工作,對於中央的政策就比較不在意,如果在體制上把立委與選民數的比例降低,可以讓立委不用再疲於奔命跑紅白帖或是做選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