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社群網站、影片平台上流傳著一段「人面魚」的影片。影片中一條黃色的錦鯉在水岸邊徘徊,但仔細觀察,錦鯉的頭部黑色斑紋交錯竟然看起來像一張人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這條人面魚為黃金錦鯉,被圈養在雲南苗族村風景區已經 3 年了,剛開始錦鯉的模樣常常嚇到工作人員,但後來大家也就習慣了。看到影片中的錦鯉,網友除了回應感到有點可怕之外,還笑說這條魚怕是要成精了。



然而從這人面魚的影片和網友反應來看,人類似乎特別能夠在各類物品、色塊、圖形中拼湊出人臉的形狀。這其實並不是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而是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

根據《國家地理頻道》的研究,人類自嬰兒時期就會對人臉做出反應。大腦中有個區塊稱作梭狀回( fusiform gyrus ),屬於顳葉與枕葉的一部分,負責處理顏色訊息、人臉和身體識別、文字閱讀能力等。且根據研究,梭狀回與臉盲症(臉部辨識能力)直接相關。

▲人類為社會性動物,建立社交關係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圖/翻攝自 Pixabay )

過去科學界普遍認為,大腦皮質在青少年至成年發育的過程中會逐漸減少,然而《科學》( Science )於 2017 年發表期刊,表示研究藉由觀察兒童至二十歲左右成年人的腦部,發現梭狀回的體積反而會隨著成長不斷的增加。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斯佩克特( Kalanit Grill-Spector )帶領她的團隊對 22 名兒童以及 25 名成人進行使用大腦形態掃描,確認面部辨識的工作區域,再透過磁振造影( MRI )分析該區域,發現成人組的梭狀回平均比兒童組大了 12.6 %,且年齡越大,該區域體積越大。而這也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隨著年齡增長,社交圈擴大,辨別臉部的能力也逐漸提升和成熟。

從這個角度來看,黃金錦鯉並不是要真的成精,只是人類善於辨別眼、鼻、嘴等特徵的天賦讓我們能夠在大自然中找到許許多多相似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