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對於修憲議題並不忌諱,反倒認為台灣的憲法確實該與時俱進,不過也由於台灣的修憲門檻極高,所以在修憲之前,應該要「社會對話」先行,透過公聽會、座談會、各式各樣論壇、甚至結合學術界、校園進行多面向的討論,以凝聚社會共識。
蔡其昌表示,台灣憲法運作到今天,當然有很多問題,但修憲最大的困難在於修憲門檻相當高,所以如果沒有台灣社會、各政黨的強烈共識,修憲將會是一個非常艱鉅的工程,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很難去修改憲法的原因之一。
蔡其昌認為,憲法無非是要讓國家政體可以運作順暢,但這幾年可以發現,台灣在解決問題、解決爭端、解決爭議問題的能力不夠。比如說,明明可以解散國會,但沒有人會去解散國會,導致國會常常出現藍綠對抗、霸佔主席台,或者是比較劇烈,對很多民眾來說「看很熱鬧,但不大喜歡的事」,其實裡面涉及到很多問題都是憲法層次的問題,所以憲法它必須要面臨去整個更動。
▲台灣長期政策往往因為朝野更迭、輪替難以執行,甚至經常成為朝野攻防、杯葛議事的原因。(圖/記者葉政勳攝)
其他還有像是選區、立委的席次的問題,到底幾席才是適當的?現在113席,有人認為事實上是太少,導致票票不等值,所以如何做到票票等值?讓立委的席次可以調到最適切的席次?舉凡涉及到政治體制、人民權利義務等,其實都要在憲法裡去做處理。
所以說憲法要不要修?蔡其昌說:「當然,它絕對有修正的必要,所以未來如果我有機會再次在立法院服務的話,我主張還是應該要修改憲法。面對我們現在的困難,沒有辦法做的、不能執行,當然要去做,而且憲法必須要與時俱進。」
蔡其昌也解釋,中華民國現在叫「法國第五共和的雙首長制」,一般民眾不是太了解,但實質的運作後大家可以清楚發現,總統要不要到立法院備詢?因為實際擁有權力的人是總統,所以在總統制的國家裡面,總統面對國會的監督必然是存在的,內閣制國家又是另外一套運作方式。
到底哪一種制度適合台灣?蔡其昌說:「這個問題長遠來講,我覺得內閣制可能會比較好一點,但我們從華人的思維體系,跟過去每一個人民的政治學習、政治經驗過程裡,我們比較習慣總統制,習慣找一個人來負責,每件事就總統要來看、總統要負責,那種『必須要有個統帥』的概念,所以我們習慣在總統制的架構底下去思維很多問題,一時間要變成內閣制,其實需要一點時間來學習跟醞釀。」
什麼叫學習、醞釀?蔡其昌指出,內閣制國家講究政治的協調、磨合,包括分配,在這個時代,一個政黨很難全面性的掌握國會席次,所以就必須組聯合內閣、聯合政府,這個過程就必須要學著怎麼做政治上的妥協,可是台灣這種妥協、協調的文化,還沒有很強烈的建立,這其實跟整體文化背景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台灣短時間之內要來推內閣制,並不容易,所以需要一點時間去學習、習慣。
也因為修憲門檻極高,所以蔡其昌認為,拋出憲政議題是重要的,如此社會才能對話,透過公聽會、座談會、各式各樣論壇,甚至結合學術界、校園,一起來做多面向的討論,討論久了共識才會形成、修憲也才有機會。否則像現在,有人說現行制度好、有人說總統制好、有人說內閣制好,其實不管哪一種制度,沒有共識,但門檻這麼高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完成修憲;所以拋出議題讓社會對話、讓社會去醞釀、去找共識,是重要的,如果不做,再等10年還是不會有共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其昌認為,憲法無非是要讓國家政體可以運作順暢,但這幾年可以發現,台灣在解決問題、解決爭端、解決爭議問題的能力不夠。比如說,明明可以解散國會,但沒有人會去解散國會,導致國會常常出現藍綠對抗、霸佔主席台,或者是比較劇烈,對很多民眾來說「看很熱鬧,但不大喜歡的事」,其實裡面涉及到很多問題都是憲法層次的問題,所以憲法它必須要面臨去整個更動。
其他還有像是選區、立委的席次的問題,到底幾席才是適當的?現在113席,有人認為事實上是太少,導致票票不等值,所以如何做到票票等值?讓立委的席次可以調到最適切的席次?舉凡涉及到政治體制、人民權利義務等,其實都要在憲法裡去做處理。
所以說憲法要不要修?蔡其昌說:「當然,它絕對有修正的必要,所以未來如果我有機會再次在立法院服務的話,我主張還是應該要修改憲法。面對我們現在的困難,沒有辦法做的、不能執行,當然要去做,而且憲法必須要與時俱進。」
蔡其昌也解釋,中華民國現在叫「法國第五共和的雙首長制」,一般民眾不是太了解,但實質的運作後大家可以清楚發現,總統要不要到立法院備詢?因為實際擁有權力的人是總統,所以在總統制的國家裡面,總統面對國會的監督必然是存在的,內閣制國家又是另外一套運作方式。
到底哪一種制度適合台灣?蔡其昌說:「這個問題長遠來講,我覺得內閣制可能會比較好一點,但我們從華人的思維體系,跟過去每一個人民的政治學習、政治經驗過程裡,我們比較習慣總統制,習慣找一個人來負責,每件事就總統要來看、總統要負責,那種『必須要有個統帥』的概念,所以我們習慣在總統制的架構底下去思維很多問題,一時間要變成內閣制,其實需要一點時間來學習跟醞釀。」
什麼叫學習、醞釀?蔡其昌指出,內閣制國家講究政治的協調、磨合,包括分配,在這個時代,一個政黨很難全面性的掌握國會席次,所以就必須組聯合內閣、聯合政府,這個過程就必須要學著怎麼做政治上的妥協,可是台灣這種妥協、協調的文化,還沒有很強烈的建立,這其實跟整體文化背景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台灣短時間之內要來推內閣制,並不容易,所以需要一點時間去學習、習慣。
也因為修憲門檻極高,所以蔡其昌認為,拋出憲政議題是重要的,如此社會才能對話,透過公聽會、座談會、各式各樣論壇,甚至結合學術界、校園,一起來做多面向的討論,討論久了共識才會形成、修憲也才有機會。否則像現在,有人說現行制度好、有人說總統制好、有人說內閣制好,其實不管哪一種制度,沒有共識,但門檻這麼高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完成修憲;所以拋出議題讓社會對話、讓社會去醞釀、去找共識,是重要的,如果不做,再等10年還是不會有共識。